今天是:

加入收藏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思想建设 > 盟史资料 > 镇江盟讯 >

镇江盟讯2008年第4期

时间:2008-12-18 17:53 来源:未知  作者:zjmm  点击:


 

本期要目  2008年第4期(总第99期)
~~~~~~~~~~~~~~~~~~~~~~~~~~~~~~~~~~~~~~~
盟务动态
·政治交接系列活动 专委会成员参观梅园新村和南京大屠杀纪念馆…………………(1)
·重温历史,珍惜新生活——民盟省镇中支部赴南京参观考察………………………(1)
·民盟镇江市委携手未管所 为未成年犯送上一台文娱节目……………………………(3)
· 民盟江苏大学第六支部参观镇江民间文化艺术馆……………………………………(3)
· 盟员戴安利老师向民盟镇江市委会赠书《剧魂归天涯——记话剧艺术家戴涯》…(4)
· 江苏民盟新社会阶层人士联谊会理事会第四次会议在南通召开……………………(4)
· 江苏民盟高校基层组织工作会议在南京召开…………………………………………(5)

基层组织
· 民盟丹阳医卫支部成功换届……………………………………………………………(5)
· 镇江民盟旅游支部换届改选顺利完成…………………………………………………(6)
· 镇江民盟省丹中支部成功换届…………………………………………………………(6)
· 镇江民盟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小组成立……………………………………………(7)
· 民盟丹阳文化支部成功换届……………………………………………………………(7)
· 镇江民盟蚕种场支部成功换届…………………………………………………………(8)
· 镇江民盟机关支部成功换届……………………………………………………………(8)

一中支部专辑
· 没有改革开放就难以战胜汶川大地震灾害……………………………………………(9)
·我为繁荣市场献一策…………………………………………………………………(11)
· 聆听感悟中de遐想……………………………………………………………………(13)
· 宽容教育不可太“宽”…………………………………………………………………(14)
· 万紫千红安排着………………………………………………………………………(16)

盟员风采
·为纪念馆事业奉献青春——记丹阳民盟文化支部主委贾云飞同志…………………(18)
· 追忆镇江籍话剧艺术家、盟员戴涯……………………………………………………(20)
· 江苏科技大学盟员蒋正明教授赴江苏省未成年犯管教所授课………………………(22)
· 镇江一中盟员谌锡章老师再赴未管所授课……………………………………………(22)
·千首歌,万首歌,汇成一首和谐的歌…………………………………………………(23)

2008年下半年入盟人员名单
………………………………………………………………………………………………(26)

2008年去世盟员名单
………………………………………………………………………………………………(26)

 

 

 

                                                                                 
主      编:民盟镇江市委员会宣传处           责任编辑:佘其瑞   张苏明
邮编、电话:212001   84421556                地    址:市解放路21号民主党派二楼
E-mail :xtaljehh@yahoo.com.cn             镇内刊第017号
        xtalje@126.com                        镇江民盟网址:http://www.zjmm.gov.cn
                                                                                 

 


                    政治交接系列活动  专委会成员参观梅园新村和南京大屠杀纪念馆

      为配合开展政治交接系列活动,民盟镇江市委组织各专门委员会成员赴南京参观了梅园新村纪念馆和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各专委会成员和盟市委工作人员共20余人参加了活动。
      在梅园新村纪念馆,大家一边听着讲解员的讲解一边参观了革命前辈工作和生活的地方,在艰苦的环境中,老一辈革命家们献身革命的精神深深感动了大家,大家在周恩来总理像前合影留念。
      为了让地下安眠的遇难者安静的休息,在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大家安静肃穆的观看陈列的图片、材料、实物。前事不忘,后事之师,只有不忘国耻才能奋发图强、保卫和平,才能富民强国、振兴中华。
      通过参观学习,参加活动的盟员们都感到精神上受了一次洗礼,感到自己身为盟员的责任重大,要更加切实的做好参政议政工作。
                                          
重温历史,珍惜新生活
                                                               —民盟省镇中支部赴南京参观考察

      2008年10月12日,民盟镇中支部组织全体盟员赴南京参观了南京大屠杀纪念馆和梅园新村纪念馆,从一幅幅逼真的雕塑、照片、实物中,我们再一次地感悟了1937年的那场血腥的大屠杀和1947年以周恩来为首的共产党与国民党的那个长久的谈判。
      清晨,我们乘着镇中的校车,各自带着自己的家属,早早从镇中校园出发,首先来到了南京大屠杀纪念馆,该馆占地2.5万平方米,主体建筑面积2100平方米,右侧迎面是以中、英、日三种文字镌刻的黑色大字“遇难者300000”,循院墙小径布列13块小型碑雕,部分记载着大屠杀的主要遗址及史实,是全市遇难情景的缩影,院墙上嵌着搜捕、屠杀、祭祀3组总长51米、高 2.2米的大型黑灰色石刻浮雕,棺椁形遗骨陈列室门前,竖立着高 4米的立雕母亲像,室内陈放着从万人坑挖掘出的白骨和遇难者的部分名单。呈平顶半地下墓室形的史料陈列厅内,主要陈列有:当年日军屠杀现场照片,历史档案资料,中外人士当年对这次历史惨案所写的纪实、报道和出版的专著、图书、报刊,至今尚健在的1000多位幸存者的名册、证言、证词和实物;当年屠杀南京军民的日军军官和士兵的日记、供词;崇善堂、红卐字会、红十字会等慈善团体掩埋尸体的照片、统计表、臂章证词以及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和中国军事法庭对南京大屠杀主犯松井石根、谷寿夫审判的照片、判决书等。电影放映厅,有200个座位,向观众放映《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历史文献纪录片。
纪念馆正面石壁上的馆名为邓小平亲笔题写,“1937.12.13-1938.1” 一行黑色大字,标明了日军南京大屠杀的时间,中、英、日三种文字镌刻的一组黑色大字:“遇难者300000”,令人触目惊心。悼念广场有“警世钟亭”、“兴华宝鼎”、“《狂雪》诗碑”,有“历史的桥梁”、“残破城墙”和“断裂的军刀”3组建筑,以及“遇难者头颅”、“断臂”两组雕塑和长明火等主体设施。院内散置着13块记载着13处大屠杀主要遗址史实的石碑。遇难同胞遗骨陈列室呈棺椁形,陈列着由该处挖掘出的部分遇难同胞遗骨。旁边竖立着母亲像雕塑和刻有3000个遇难者名单的“遇难者名单墙”。
      参观完大屠杀纪念馆,我们的心情都非常沉重,上车后,陡然少了许多来时的欢歌笑语,心灵仿佛受到了一次强烈的震撼!在一阵短暂的沉默之后,我们来到了梅园新村纪念馆,在这儿,我们的心情稍稍舒展了些,梅园新村纪念馆位于长江路东段,汉府街偏北的梅园新村30号、35号和17号,是中国共产党代表团的办公原址。 1946年 5月至 1947年3月,以周恩来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代表团,在这里同国民党政府进行了10个月零4天的谈判。其中梅新村30号,是周恩来和邓颖超同志当年办公和居住的地方。办公室里还陈放着当年周恩来用过的写字台、转椅、分省地图以及中共代表团的信笺。35号是董必武和李维汉、廖承志等代表团成员当年办公和居住的地方。17号是代表团工作人员办公室和居住的地方。代表团的外事组、军事组、新闻组、妇女组、顾问组、电讯室和十八集团军办事处都设在这里。周恩来经常在这里举行中外记者招待会,发表重要声明。在这儿,我们深深领略了我们老一辈革命家叱咤风云的枭将形象。
      参观完这两个纪念馆,已经临近中午,为节省时间,我们就近用餐,完毕后,我们开始了自由活动,下午15∶30起程返回镇江。
      短短的一天参观很快结束了,从这次参观中,我们感悟了很多,其中最主要的就是今天的幸福生活实在来之不易!我们一定要好好珍惜!我们会把这种深深的感触,化解到工作和生活中,为我们的幸福生活呐喊助威!为我们祖国的繁荣富强添砖加瓦!
                                                                              (镇中支部宣传委员  王文霞)

                            民盟镇江市委携手未管所为未成年犯送上一台文娱节目

      10月15日,适逢江苏省未成年犯管教所首届服刑人员文艺节,受未成年犯管教所的邀请,民盟镇江市委发动盟员中的文艺骨干,为未成年犯送上了一台丰富多彩的文娱节目。
节目积极向上,给人以心灵的启迪。盟员陈正霞老师表演了独唱《报答》、《我和我的祖国》,巫丙东老师独唱了《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河》。除了盟员自己的表演外,演出还受到了实验高中和三山中心小学的积极支持,实验高中的学生表演了萨克斯小号重奏《鸽子》、女生二重唱《清晨我们踏上小道》、舞蹈《醒莲》,三山中心小学的同学们表演了南乡田歌《荡湖船》和《田歌联唱》,未管所的服刑人员也表演了精彩的节目,舞蹈《动起来》和《希望》赢得了全场雷动的掌声,演出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受到了大家的好评。                                                                                      (宣传处)


                         民盟江苏大学第六支部参观镇江民间文化艺术馆


      2008年10月31日,秋意渐浓。

      江大六支部盟员赴镇江民间文化艺术馆参观,受到了艺术馆同志的热情接待。馆虽不大,但展品比较丰富精致:面塑、剪纸、乱针绣、扎染绘、黄杨木雕、麦秸秆画、邮票拼贴画等等,琳琅满目;白蛇厅更以丰富多彩的艺术形式是将《白蛇传》的民间传说演绎得淋漓尽致。整个参观都是免费的,艺术馆还赠送每人一张精美门票留作纪念。对于镇江市免费开放艺术馆的举措,盟员们无不赞赏。
     参观结束后,支部一行人顺便参观了艺术馆门前的小码头遗址,并在附近蒜山公园的石凳上小憩聊天。六支部老盟员多,他们体力稍有不济,但情趣高雅,像这样比较休闲的文化活动最适合他们。老盟员开心,大家也都开心。
                                                                             (民盟江苏大学第六支部供稿)
               盟员戴安利老师向民盟镇江市委会赠书

               《剧魂归天涯——记话剧艺术家戴涯》

      日前,镇江盟员原镇江中学老师戴安利先生向民盟镇江市委赠送书籍《剧魂归天涯——记话剧艺术家戴涯》。该书的主人公戴涯先生正是戴安利老师的父亲,同时也是中国民主同盟盟员。
   《剧魂归天涯——记话剧艺术家戴涯》一书作者朱志新,镇江市杂文学会会员,书中详细的介绍了戴涯老师的生平,作者通过采访大量跟戴涯先生熟悉的人收集了很多真实详尽的材料,书中“怀念戴涯”一章还有戴安利老师亲写的《忆父拾零》一文。           

                                                                                                  (宣传处)


                         江苏民盟新社会阶层人士联谊会理事会第四次会议在南通召开

      11月10日,江苏民盟新社会阶层人士联谊会理事会第四次会议在南通召开,民盟江苏省委副主委于琨奇、民盟南通市委主委、南通市副市长杨展里、省联谊会理事会会长王连安到会并做了相关讲话和交流发言,会议讨论通过了省联谊会理事会成员增补事项,参观考察了南通经济开发区以及会员企业,并确定下届理事会于明年上半年在淮安召开,会议在顺利完成各项议程后于11日圆满结束。我市盟员、省盟新社会阶层人士联谊会理事、镇江民盟新社会阶层人士联谊会理事长王家裕和我市新社会阶层人士联谊会理事李宏参加了会议。                                                                                         (组织处)
 
                       江苏民盟高校基层组织工作会议在南京召开

    11月17-18日,江苏民盟高校基层组织工作会议在南京召开,来自全省高校基层组织的负责人和各市盟市委组织处负责人50余人参加了会议。镇江参加会议的高校代表是江苏大学的李伯全教授和江苏科技大学的刘镇副教授。
     会议由民盟江苏省委组织处唐双辰处长主持,于琨奇副主委作重要讲话,他对江苏民盟高校基层组织的总体情况进行了分析,指出江苏高校的很多指标都是全国前茅、活动基本都很正规,对高校工作的成绩给予了充分的肯定,但是也指出目前面临的困难,在高校组织发展、组织生活、参政议政、社会服务等方面都面临问题,大家要积极面对挑战、解决问题。
      来自南京大学、苏州大学等7所高校的基层盟务负责人做大会发言,介绍了自己盟务工作的经验也提出了各自的问题。大会分2组进行了讨论,各组派代表总结发言,大家一致认为这个会议很及时,解决了大家实际操作的很多困惑。最后盟省委张育红秘书长做大会总结发言,要求大家不断提高盟务工作水平,针对高校工作出现的新问题大家要积极面对,把民盟的工作搞好。                                                                (组织处)


 
                 民盟丹阳医卫支部成功换届

      08年9月23日下午,民盟医卫支部在丹阳市人民医院多功能厅隆重召开换届大会。肖鸣同志代表医卫支部作上一届支部工作报告,并经过无记名投票以全票通过肖 鸣、秦玉星、吴耀俊三位同志为新一届支部委员,在市委统战部领导在场,总支主委荆国南、副主委刘云珍经过协商对新一届支部委员进行了分工。肖 鸣同志任民盟医卫支部主委、秦玉星同志任组织委员、吴耀俊同志任宣传委员。会议由总支主委荆国南主持,市委统战部副部长林书云、市人民医院党总支副书记王卫东、总支副主委刘云珍同志到会并作了重要讲话,统战部党派科科长汤国林同志也参加了会议。                                              

                                                                                                     (组织处)
                             镇江民盟旅游支部换届改选顺利完成

      2008年9月25日下午,民盟旅游学校支部在盟市委会议室举行了换届选举,民盟镇江 市副主委佘其瑞及民盟旅游学校支部的盟员出席了选举会议。
      会议由原民盟旅游学校支部主委张敏同志主持并就前一任支部工作做了回顾和总结发言,随后按照民盟基层支部选举章程进行了换届选举程序。正式选举前经全体盟员提议推荐了2名选举工作人员,选举以无记名投票方式,选举出新一届民盟旅游学校支部委员3名,他们是张敏、贺荣夫和陈延。经委员会讨论决定张敏任支部主委,贺荣夫任组织委员,陈延任宣传委员。 
      选举结束后,新一届支委成员做了表态发言,决心秉承前一届支部的优良传统,再接再厉做好本职工作,再创“优秀基层支部”的荣誉称号。 
      最后民盟镇江市副主委佘其瑞同志对支部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希望新一届支部带领全体盟员继续加强政治学习,在学校党组织的指导下不断提高参政议政的水平,争取更大的成绩。 
      镇江市旅游学校党总支副书记欧阳志梅与会表示了祝贺。                (组织处)

 

                                 镇江民盟省丹中支部成功换届

      08年9月26日下午,民盟丹中支部在江苏省丹阳高级中学隆重召开换届大会。贺蜀硖同志代表丹中支部作上一届支部工作报告,并经过无记名投票以全票通过王永强、戴锁斌、朱彩娥三位同志为新一届支部委员,在市委统战部领导的指导下,总支主委荆国南、副主委刘云珍经过协商对新一届支部委员进行了分工。王永强同志任民盟丹中支部主委、戴锁斌同志任组织委员、朱彩娥同志任宣传委员。会议由总支主委荆国南主持,市委统战部副部长林书云、省丹中党委书记李霖校长、总支副主委刘云珍同志到会并作了重要讲话,统战部党派科科长汤国林同志也参加了会议 。                                  (组织处)

 

                                          镇江民盟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小组成立
      10月17日下午,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行政楼八楼会议室内一片喜庆,镇江民盟江苏农林技术学院小组在这里诞生了。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小组由4名名盟员组成。市民盟主委陈昆山、副主委佘其瑞,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苏小东、组宣处简处长和句容市委统战部领导参加了会议。 
      会上佘其瑞副主委宣读了民盟市委成立江苏农林职业技术学院的决定。小组的组长薛怀清教授代表小组成员作表态发言,他表示一定会立足本职,加强学习,带领支部全体盟员树立盟员的良好形象,在工作岗位上建功立业,在参政议政工作中多作贡献。苏副院长对民盟小组的成立表示了热烈的祝贺,表示学院一定会积极支持民盟小组的活动,也对大家今后的工作提出了希望,希望民盟小组的成立对学院的发展有推动作用。句容市委统战部领导也表示了对民盟小组成立的祝贺和殷切希望。最后市民盟陈主委做了总结发言,他感谢学院党委对民盟工作的关心和支持,要求盟员们深入开展政治交接学习活动,加强思想建设,爱岗敬业,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做出突出的成绩,同时,小组的建立更适应民盟工作的需要,小组要加强组织建设,努力发挥好参政党的作用。小组盟员们也对自己加入民盟的情况和自身的工作情况进行了发言。                                            (组织处)

                         民盟丹阳文化支部成功换届

      08年10月17日下午,民盟文化支部在丹阳市博物馆隆重召开换届大会。季宏伟同志代表文化支部作上一届支部工作总结报告,并经过无记名投票以全票通过贾云飞、周玉清、王  倩三位同志为新一届支部委员,在市委统战部领导在场,总支主委荆国南、副主委刘云珍、于建平经过协商对新一届支部委员进行了分工。贾云飞同志任民盟文化支部主委、周宇清同志任组织委员、王倩同志任宣传委员。会议由总支主委荆国南主持,市委统战部副部长林书云、文化局党委副书记、副局长汤国庆、总支副主委刘云珍、于建平同志到会并作了重要讲话,统战部党派科丁凯同志也参加了会议。                                         

                                                                                                      (组织处)


                                   镇江民盟蚕种场支部成功换届

      2008年11月4日,蚕种场换届选举大会在镇江民盟市委会议室召开。
      蚕种场支部的前任主委罗铁雄老师前不久去世,而蚕种场的改制工作已经完成,很多人员工作发生变动,在这个时候换届是很有必要的一项工作。换届会议由民盟镇江市委驻会副主委佘其瑞同志主持,蚕种场支部7人到会,3名候选人均全票当选,建议分工为庞爱生同志任支部主委,张至庆同志任支部组织委员,盖之祥同志任支部宣传委员。
      最后佘其瑞同志对支部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希望新一届支部带领全体盟员继续加强政治学习,不断提高参政议政的水平,争取更大的成绩。                        (组织处)


                          镇江民盟机关支部成功换届

      2008年11月5日下午,镇江民盟机关支部在盟市委会议室举行了换届选举,镇江民盟主委陈昆山、副主委佘其瑞及民盟机关支部的盟员出席了选举会议。
      会议由原民盟机关支部主委毛珊美同志主持并就前一任支部工作做了回顾和总结发言,支部成员们对前一届的支部工作谈了自己的看法,随后按照民盟基层支部选举章程进行了换届选举程序。正式选举前经全体盟员提议推荐了2名选举工作人员,选举以无记名投票方式,选举出新一届民盟机关支部委员4名,经委员会讨论决定毛珊美同志任支部主委,李宏同志任支部副主委,杨爱清同志任支部组织委员,周家清同志任支部宣传委员。 
      选举结束后,新一届支委成员做了表态发言,决心秉承前一届支部的优良传统,再接再厉做好本职的同时搞好参政议政工作 。最后陈昆山同志对支部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希望新一届支部带领全体盟员继续加强政治学习,在学校党组织的指导下不断提高参政议政的水平,争取更大的成绩。                                                         (组织处)


 

                               没有改革开放就难以战胜汶川大地震灾害
                               一中支部  杨慎德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在中国西南部发生了四川汶川特大地震。其震源之浅,烈度之大,破坏性之强,波及范围之广,余震频率之高,延续时间之长,灾害程度之重,救援难度之巨,堪称世界之最。
      若放在其他国家也许束手无策,难以面对。而在这国难当头之际,中国政府冷静、果断,从容应对。其快速、有序、高效、开放、透明、人性化的表现,赢得了国内外同声赞誉。这不仅许多国家做不到,即使在30年前的中国也同样办不到。这一切,主要归因于我国30年来改革开放的政策。
      由于改革开放,才有了今天中国高速发展的经济,才使我国具有雄厚的物质基础和庞大的经济实力。以致在大震危难之时,要钱有钱,要物有物。帐篷、衣被、食物、饮料、药品、手电及各种急需的机械等源源不断地从祖国四面八方运往灾区,从而稳定了人心。紧接着中央又作出了一连串的安定民生的重要决定,诸如使500万无家可归的灾民每人每天发放1斤米,10块钱;一年内提供灾民 100万套过渡安置房;拨700亿人民币作为灾后重建的基金;安排一些较为富裕的省、市对口支援一个重灾县。既解决燃眉之急,又规划灾后重建,所有这些,没有强大的经济实力做后盾是无法兑现的。1976年唐山大地震的灾民直到1980年还住在帐篷里,灾后重建从1983年才真正开始。
      改革开放不仅增加了物质财富,也改变了执政者的思维模式。
      中央早在几年前就提出了“执政为民”的思路,这种“以人为本”的理念在这场地震灾难面前,转化为人民高于一切,生命高于一切的抗震救灾的决策和行动。特别是国务院决定5月19日至21日三天为全国哀悼日。这次哀悼的不是某一个国家领导人,而是在这次大震中千千万万的死难同胞。
    “5·12”大地震是国家之殇,民族之难,为了对逝去生命的尊重和珍惜而设立全国哀悼日,这是中国政府以人为本,顺应民心,合乎民意的具体体现。19日下午2时28分起,全国13亿人民起立默哀,万众肃穆,国旗低垂、汽车、火车、舰船鸣笛,防空警报拉响,党和国家领导人臂戴黑纱,排成一列在天安门前,为死难者默哀的悲壮场面,真是催人泪下。纵观中国五千年,横看世界五大洲,都是史无前例的。
改革开放为我国科技事业的发展开辟了广阔的前景。改革开放打破了闭关锁国的局面,一方面派遣大批留学生学习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另一方面引进资金、引进技术,引进人才,并制订科教兴国的方针,大力发展科技教育事业。新工艺、新技术陆续武装了工业、农业、交通、国防、医疗等各行各业。高新技术产业不断涌现。在这次抗震救灾中,寻找亲人,搜救遇难者以及防治次生灾害等方面,科技发挥了很大作用。手机的普及和互联网带来的巨大变化,让人们迅速地获得信息。特别是航天技术发挥了重要作用,导航卫星、通讯卫星、资源卫星、气象卫星等都各显其能。在解决堰塞湖的危害方面,没有地质、水文、航空遥感、气象等多学科的有机配合,唐家山堰塞湖对下游130万人口的生命威胁是不能解除的。
      在这次抗震救灾中另一个鲜明的特点就是新闻开放,采访自由,公开、透明、不遮不掩,一切公之于众。这与32年前的唐山大地震时新闻管制恰成了鲜明的对比。那时对灾情封锁,绝对保密,广大人民几天之后才得知唐山大地震的消息。直到三年后1979年11月3日《人民日报》才首次披露《唐山地震死亡24万多人》。那时唐山成了一块禁地,有人对唐山废墟拍照,立即被拉出胶卷当场曝光,还被扭送到公安部门审讯。而32年后烈度更大的汶川大地震,就在5月12日当天,全国人民就从报,纸、电台、网站获知震区的灾情,看到许多城镇被夷为平地的悲惨画面。灾区废墟上云集了几千名中外记者,几百台摄像机和几万架照相机,一切信息都是从这里发出的。特别是中央和各地方电视台成天滚动式地不间断地报道,揪住了所有人的心。事实证明,及时地把真相交给人民,让信息自由流动,非但没有导致社会动乱,反而成为全国人民抗震救灾,众志成城的巨大凝聚力。细想起来,我们今天所具有的理念也是来之不易的,这是在改革开放中总结了中外历史上经验教训得出的共识,我们要倍加珍惜。
 
                                                        我 为 繁 荣 市 场 献 一 策

                                                         江苏省镇江第一中学    潘  康

      近几年镇江市委、市政府通过采取一系列政策扶持、资金的大量投入、资源的有效整合以及大力发展具有镇江地方特色的相关产业等项措施,加快了市场建设的发展步伐,市场建设和管理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建立了许多具有镇江地方特色的市场,有力地促进了我市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但是对比周边城市市场建设的快速发展态势和实际,我市的市场建设工作还存在着许多不足,为了加快我市的市场建设步伐,以适应高速发展的经济和社会的形势需要,我以为我市还应该在以下几个方面努力做好工作。
一、进一步加大政策扶持的力度
      市委和市政府应该继续加大对我市市场建设和管理的政策扶持力度,强化政策导向的重要作用,银行、财政、税务、工商、贸易、计划等各相关部门要协同一致,形成合力,围绕市场建设这一中心工作,就有关市场建设的现状展开调研、协商、合作,在财力、资金、场馆建设等方面给予必要的政策倾斜,该减免的适当减免,能够给予低息贷款的给予贷款,一定要使参与市场建设、开发和经营等各个方面的单位和个人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只有他们有了市场建设的积极参与,才能够有我市市场建设的繁荣局面的到来。我相信:在市委和市政府的坚强领导和统一指挥、部署下,上下齐心协力、共同努力,我市市场建设的大好局面一定会早日到来。
二、科学规划与合理布局
      针对我市目前市场建设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我认为有必要进一步加强对市场建设的科学规划和合理布局。
     就我市目前的市场建设而言,科学规划与合理布局应是我市市场建设和发展的首要问题,具有我市特色的、规模较大的专业市场十分缺乏,市场分布凌乱也不近合理、市场小而且分散、市场档次没有明显区分并且专业性不强,市场特色不显著等问题普遍存在,政府在引导市场建设和管理等方面的主导作用也有待进一步加强。
      问题是我们既不缺乏特色的产品,也不缺乏市场的场所,而我们最缺乏的是对市场建设科学的调研、定位、布局;缺乏的是市场建设好后的科学管理、正确高效的营销策略;缺乏的是市场人气和老百姓的购买力;如我市的香醋、眼镜、生态农产品、草莓水蜜桃等水果、皮鞋、竹编、戏剧服装产品等都是很有竞争力的特色产品,我们曾经在电视机、自行车、电冰箱以及汽车制造等方面都有过辉煌的经历,在啤酒、方便面等副食品生产等上面也都有过骄人的业绩,为什么我们总是不能够把它们做大做强,以至于大多是半途而废呢?原因当然是多方面的,我想问题就在于:我们有没有冷静地进行过认真的反思?有没有进行过科学的调查研究,从产品的价值、科学含量、产销渠道、购买力去找出问题的症结所在呢?有没有一套科学的管理体制、方法以及正确的营销理念和思路?有没有克服困难的决心和坚韧不拨的坚持精神呢?有没有一支团结合作和科学研究的人才队伍?
      在今天我们欣喜地看到:新一届市委、市政府、市人大政协等政府部门已经着手抓我市市场建设和管理的工作,正在积极探讨解决影响我市市场建设和发展的问题了。我们也高兴地看到相关市场建设的投资者和管理者也在积极地行动起来,如第一楼街步行街的开发商为了将步行街尽快打造成我市市场建设与开发的宝地,已经聘请了专业营销策划人士来为市场开发积极运作。
      为此,我呼吁:我们一定要吸取历史的教训、要虚心学习他人的成功经验,积极探索符合我市特点的市场建设的思路和发展模式,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尽快寻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制定我市市场建设的规划,各部门通力协作,大胆创新、大胆改革、合理布局,为使我市市场建设的快速发展、健康发展共同努力。
三、培育和发展相关产业链
      要把我市市场建设的工作做好做强,就必须大力培育我市的地方产品和产业的专门市场,大力培育相关企业和单位。首先是我市一些已经在国内省内知名产品方面,要进一步开发和深度加工上下工夫,如恒顺醋业、戏剧服装、眼镜、皮鞋等方面;其次是在生态农业产品、水产品、旅游工艺品、生活用品以及电器产品、小家电产品等方面要开发新品、拓宽渠道。只有积极培育和发展与市场建设配套的产业链,并且将他们做大做强做精,才能有效地推动市场建设的进程。同时我们还要大力发展商贸零售业,一方面对国内外大型商贸销售企业在我市的零售连锁店要加快建设的步伐,另一方面是加强本市商贸销售企业的培育和建设,如丹阳眼镜市场、句容和丹阳等县区的生态农产品市场和水果市场、万方超市等。
四、宣传舆论
      市场建设应该是相关企业和管理部门的共同责任,而不是哪一个部门的事情。其中宣传舆论的作用不可忽视,一方面要加强市场建设的政策法规的宣传,形成企业与老百姓的正常交流、讨论的平台。另一方面还要加强相关产品的宣传工作,形成一个良好的舆论氛围,激发群众对市场建设的积极参与热情、对产品的正确认识和购买热情,形成一个良好的购物环境。俗话说得好“酒香也怕巷子深”,大市口宴春酒店的红火就是一例。同时我们还要通过各种媒体的互动作用,利用有效的立体空间,对媒体、户外广告等的作用给予足够的重视。
五、努力发挥活动载体的作用
      市场建设好以后,我们还要通过一定的活动作为载体,对各类市场进行宣传、进行包装。可以会同企业、文化、教育、宣传、街道社区等部门协同作战,通过大众文化、影视文化等多种活动的开展,共同营造出一个利于市场发展的时空,让老百姓能够积极参与到市场建设中来,通过活动使人们对市场有一个近距离的接触、有切身体会。同时我们还可以通过一些先进的市场营销理念策划一些市场营销活动,推进市场建设的不断发展。
                                                                  聆听感悟中de遐想
                                                                  一中支部  陈正霞

      夜深了,时针和分针又双双指向了12的刻度。多年的音乐教学生涯使我养成了熬夜的习惯,我关上PowerPoint课件,那是为明天的《音乐欣赏教学》观摩课准备的。我带上耳麦,鼠标轻点,调出一首《鹤之泣》依仰在柔软的沙发,轻呷一口香味纯浓的蓝山咖啡,当耳麦里回荡出电子合成的音符并随之轻轻拨动,宛如一声声呼唤从遥远的天际传来,顷刻就包围占据了我整个心扉,脑海里居然浮现出明天即将出现的观摩课的场景,思绪也一波接一波涌动。
      我一惯信奉主张《音乐欣赏教学》聆听的作用,在聆听中感悟,在感悟中升华着心灵。喜欢音乐时间长了,自然会觉得喜欢音乐的人是感性的、善良的,也是多情的、浪漫的,是注重生活品位的,是善待自己和善待生活的,也是令人信任的……因此,我形成了音乐圈的朋友,我们在聆听音乐的过程中,感受彼此对生活的领悟,默默走进彼此内心的深处,并随着岁月的缓缓延伸,使我们的人脉不再包含铜臭味道而是变得弥久芬芳。 
我坚信聆听音乐是一个安抚精神、净化灵魂、陶冶情操和感受生活的过程,说到底是一个享受的过程。聆听音乐是需要氛围的,我不敢奢望教学中让每个孩子都有一把舒服的沙发,手中转动着一杯红酒、一杯咖啡或者一杯香茗,但是,我们可以给孩子们一个谧静的环境么,或者一份安定的心绪、一块相对完整的时间吗?回答是遗憾的,我们只有轻柔的呼唤,“闭上眼睛吧…,…趴在桌子上,用你们的想象……”呜呼,难道我们的孩子都要去学习瑜伽么?
      我也推崇音乐教学模式的的多样性,但聆听感悟是基础和根本,不能去逾越,否则是有害的。音乐的非语义性、不确定性决定了没有标准答案,而我们恰恰容易犯的错误就是要把音乐标准答案化程式化,对音乐常常进行不恰当的解说,从根本上违反了音乐基本属性。要发展创新是没错的,但因此去牺牲音乐文化的纯净,那是得不偿失的。追根刨底,这一切的一切都直指着我们的教育。从古到今,音乐无不是一条蕴藏丰富,能够涤人心际的长河,只是我们的教育过于追求效率效益,过于攀比应试。偶尔有对素质教育的呼吁,要么是虚伪的,要么是苍白的、无力的。 
      爱因斯坦说过“热爱,是最好的老师。”热爱音乐,让音乐融入我们的生活,让音乐成为我们亲密的伴侣。让音乐这颗晶莹剔透的蓝宝石,镶嵌在我们生命的原野,陪伴我们走过生命的每一个春夏秋冬。每当我们在音乐的音符中沉思探索,在音乐的旋律中感恩领悟,我们的灵魂就会得到净化升华,音乐也随之贯穿了生命的整个过程。
                                                                     宽容教育不可太“宽”
                                                                  江苏省镇江一中    王  生

      《中国教育报》“教改擂台”版近期发表了一篇湖北省鄂州市陈协华校长的文章——《宽容“另类”尊重“叛逆”》,读后感慨颇多。结合自己十多年的教育、教学实践工作,仔细体味对学生的“宽容”,“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笔者认为,尽管宽容也是一种有效的教育资源,但在开发与利用时一定要讲求艺术性和科学性。 
      宽容要适度。我们承认宽容教育的无声教育效果,也力主对学生实行“人文化”的关怀和管理,多关注他们的“优点”和“长处”,对他们的过错多持包容的态度。适当的宽容能够为学生改正错误构建起一个温馨的心理家园,而无休止的宽容将演变成对学生不良行为的姑息、迁就甚至纵容。如果我们对学生的不良行为一味地“宽容”,一方面将导致这些学生道德认知和道德取向的迷失,他们不仅不会意识到这是教师对自己的尊重和对其改进“不良行为”的积极期待,反而误解为这是教师在有意地“偏袒”和“庇护”自己,无形中将使这些学生产生脱离群体的“优越感”,进而“得寸进尺”,自以为是,滋生唯我中心主义,客观上降低了他们的抗挫折能力,削弱了他们克服不良行为的意志力。另一方面,这种做法也将对其他同学的教育产生负面影响,导致对“不良行为——宽容教育”定势的普遍心理依赖和相互效尤,以及对校规校纪和国家法律约束力的藐视与怀疑,这必然会降低教育的信度和效度。
      宽容要掌握好契机。“宽容”也是一门艺术,要选择好“时机”,如果在条件不成熟时滥用“宽容”,其教育效果将大打折扣。正如“陈文”中所提到的,尽管陈校长先前对那个“问题”学生一再宽容(包括为其偿付赊欠别人的烟账等),但均无功而返,后来发生的两度转变都是由于学校抓住了有利的宽容教育时机而带来的:一是该生因打架“进了派出所”,面临“被拘留”的危险时,“他害怕、后悔了”;二是利用了“他小时候生病住院”这个最能打动他的事件。在实施宽容教育时,我们要善于创造、利用能促进学生转化、醒悟的有效时机(即教育中的“悱”、“愤”情境,集中表现在学生的道德认知产生矛盾或困惑之际),使他们真实地体味、感悟到老师的关爱、体贴和期待。唯其如此,学生才能将宽容教育的效果逐渐“内化”为自觉行动。 
      宽容要具体而异。宽容譬如一剂药品,即便药效再精良,也应有其特定的适应范围和使用对象,并非具有无限的“广谱”疗效。考虑到学生的个别差异,宽容教育也应对症下药——因人、因事而异。对于那些自尊心强、平时表现一贯良好、自信心差的学生要多些宽容和理解(他们偶尔的不良表现可能是由于某些特定因素造成的),使他们摆脱自卑的心理压力,唤起他们改正错误的欲望和动力。如果我们不问缘由地横加指责,就会伤害他们的自尊心,降低教育效果。对于那些一贯骄横自傲、顽劣不化、个性突出的“问题学生”,一味的宽容就未必有效果,或许还适得其反。同时,我们还要将不良行为和主观动机区别来看,在道德意志中,道德动机占有突出的地位,如果其不良行为是主观“故意”造成的,就绝不能宽容! 
      宽容要与苛责兼用。宽容并非包治百病的良药,仅是实施教育的一种手段而已。在对学生进行宽容教育的前提下,一定程度上的苛责是必不可少的,这就是教育学上“恩威并济”原则的具体体现。前述“陈文”教育案例中的那个学生之所以发生改变,主要是由于派出所“警力”介入进行干预(“苛责教育”)的结果。宽容和苛责是体现教育强化功能的两种不同途径和手段,宽容可以使学生形成为了获得正强化(积极的强化)而不做出某种行为的期待,苛责(惩罚)可以使学生形成为了不受到负强化(消极的强化)而不做出某种行为的期待,二者兼用,定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镇江一中王生老师应邀多次赴省内外进行讲学

      2008年1月以来,应浙江省教育厅教研室、江苏省教育厅教研室、福建省厦门市、龙岩市、南平市、河南省南阳市、内蒙古呼和浩特市、陕西省咸阳市、延安市、榆林市、铜川市和江苏省扬州市教育局教研室的邀请,江苏省镇江一中王生老师相继奔赴上述各地进行讲学。王老师就《中学历史教育的功能及其反思》、《新课程下历史教师必备的素养》、《如何实现课堂的有效教学》、《新课程下高考历史命题的特点及对策》、《如何进行历史选修课的教学》、《如何将研究性学习落到实处》等课题为各地教师做了20余场讲座,受到了全体听课老师的热烈欢迎。另应镇江市教师培训中心、镇江电教馆和镇江教研室的邀请,王老师为镇江市骨干教师和高三教师做了6场学术讲座。
      近年来,王生老师立足教育科研,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发表了100多篇教育教学论文,其中,在核心期刊上发表近40篇,在我国中学历史教育界享有一定的盛誉,他对于高考历史命题的研究一直处于国内领先地位。


                                           万紫千红安排着
                                              镇江一中老师盟员王瑞楠与高三同学一席谈

      如果把整个高三比作一场长跑的话,那么现在比赛已经进入最后一圈。这是距离成功最近的一圈,无疑是最为重要的一圈。我们该以何种心态、何种方式去跑完最后一圈呢? 
  只要高考未到,一切皆有可能。高考复习到现在,很多人可能已经身心俱疲,这个时候也容易产生一些糊涂认识。比如有些成绩不甚理想的人往往会后悔过去勤奋不够,浪费的时间多,以致基础不扎实,现在虽然十分努力,但发现到处都有空白,一时半会忙不过来,还不如轻松一点。还有些成绩较好的人会有一种满足的心理,觉得复习到这份上,已经差不多了,该看该做的已看已做,且不止一个轮回,现在是大局已定,再忙一个月也难有大的提高。以上两种想法,不管是哪一种,它都会消磨你的斗志,软化你的毅力。事实上,只要高考未到,你的每一点努力都会是有效的。基础薄弱者重点当然是打基础,不要指望一下子把基础打得多牢,就好比编织鱼网一样,不要指望一天织成一张网,能织一个网眼就织一个网眼,尽量在高考前把这张鱼网织得大些,到时捕到的鱼就可能多一些。要知道在一个有五十余万人参加的高考里,你比别人多一分,就意味着你超过了百人甚至千人。成绩优秀者当然是要锦上添花。要善于发现并弥补自己的薄弱环节。也许你的鱼网织得很大了,但可能网眼还不够细密,现在要做的事情就是把网眼织得细密一些,这样才能避免有漏网之鱼,当然捕到大鱼也未可知。不过这需要我们坚持下去,需要付出更多的耐心和细心。
  回首来时路,温故以知新。学习如同打仗一样,不断接受新的知识,再不断做些新的题目加以巩固,这是前方,需要我们一个个地去攻克、去占领。过去学过的东西、做过的题目、考过的试卷,这是后方,是已经被我们夺取的阵地。作为学生,应该身兼二职,既要开辟前方,占领新的阵地,又要守住后方,巩固已有成果。学生中有些人喜欢猛打猛冲,埋头做题精神可嘉,但难收事半功倍之效,其原因就在于顾前不顾后,占领了前面的阵地,把后面的阵地给丢了,吃了很多苦,总量上却没有增加,十分可惜。特别是现在,各地模考卷纷纷出笼,其他参考资料更是多如牛毛,只要想去做,试题多得很。确有些人沉溺题海之中,而把老师的“回归课本”“回顾课堂”“把做错的题目拿出来再做一遍”等要求置于一边,结果常常是一错再错,老师看着可惜,学生自己看着遗憾。在这最后的复习阶段,要“喜新”不“厌旧”,对于一些学生而言,巩固旧有的东西也许更为重要。
  不“举一”难以“反三”,打基础永远不晚。随着高考改革的深入,现在的考试越来越重视对学生能力的考查。但是能力不是一个抽象虚空的概念,就应试而言,其能力是建立在一定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之上的“举一反三”的能力。“反三”就是能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它的前提是“举一”,“一”之不“举”,何言“反三”?而“一”就是基础,就是基本知识、基本技能。课本上的内容,老师课堂上的分析,平时的一些练习,我以为都是些最基本的东西,这些东西必须牢牢握在手心。任何复杂的事情都是由简单相加而成的。我们看NBA球星打球,他们动作之娴熟,配合之默契,球技之高妙,令人叹服不已。但我们把这些动作分解一下,不就是接球、传球、起跳、上篮等几个简单的动作吗?所以我以为球星之所以是球星,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他们把这些简单的动作练得烂熟,达到了在任何情况下都能配合自如、运用自如的程度。反观自身,可能有些简单的原理还不清楚,基本的概念还不明晰,审题不够细致,答题不合规范,表达欠明确,计算也常常犯错误。这些都是基础性的东西,基础不牢,地动山摇。这样的人去考试,常常是简单的该做出来的题目做不出来,一出考场就遗憾。如同接球、传球技术不过关就上场比赛一样,即使你篮下得到一粒好球,又无人防守,也不一定上得了篮。
剩下这段时间,要注意的事项还有很多。比如合理安排时间,注意劳逸结合就尤为重要;另外每个人的学习情况不一样,要根据新高考方案的要求,全面复习,重点突破。等等,恕不赘言。不过,种种之中,最为重要的还是努力和坚持,把每一个时间安排好,把每一道题目做好,把每一节课听好,把每一页书看好,把每一份试卷做好,尽量把每一个知识点落实好,那么,你期望的所有的可能都将在最后的一个月内创造出来。

 

 

 

 

                                       为纪念馆事业奉献青春
                                   ——记丹阳民盟文化支部主委贾云飞同志
                                       (民盟丹阳委员会供稿)

      贾云飞,男,1964年11月出生,汉族,镇江市政协委员、民盟丹阳文化支部主委,现任丹阳市总前委旧址纪念馆馆长,兼任江苏省博物馆学会文物鉴定研究专业委员会委员、镇江市历史学会理事。2001年7月毕业于江苏省广播电视大学党政管理专业,学历本科。
贾云飞同志努力学习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唱响主旋律,打好主动仗。开馆十年来,该同志无怨无悔为纪念馆事业奉献青春和汗水。在该同志的带领下纪念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在经费极端匮乏的情况下,坚持开门育人,坚定不移地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活动。该同志结合时代特点,带领全馆同志相继举办了“丹阳市庆祝建党八十周年《光辉的历程》大型图片展”、《党和国家领导人、百位将帅、名人墨宝展》、《镇江市“金融杯”新世纪勤廉风采新闻摄影展》、《人民怀念邓小平——纪念邓小平同志诞辰一百周年图片展》等四十余场大型展览,这些风格迥异、内容健康向上的展览活动极大地丰富了丹阳市民的业余文化生活。在该同志的带领下,丹阳市总前委旧址纪念馆还走出丹阳,两度与上海市委宣传部、上海市档案馆合作,在上海市美术馆、上海市展览中心先后举办了《上海解放图片展》、《为了永恒的纪念——庆祝上海解放55周年图片展》,吸引了上海市各界领导和众多群众前来参观,扩大了丹阳的知名度。原全国人大副委员长王汉斌、原南京军区司令员向守志上将、原南京军区政委刘安元中将、原济南昆明军区司令员张铚秀少将、北京武警部队赵锡忠少将、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刘伦贤、江苏省副书记任彦申、江苏省委常委蒋文郁、著名曲作家乔羽等纷纷到我馆参观并题词。先后被摄入国庆50周年献礼大片《大战宁沪杭》及中央文献研究室上海电视台摄制的文献纪录片《毛泽东与上海》、《邓小平与上海》、人民日报社与北京电影制片厂摄制的电视专题片《陈毅传》。
      十年来,纪念馆先后接待全国各地观众30万余人,征集了原国家主席杨尚昆、中央军委副主席张万年、迟浩田、原军委副主席张震、刘华清、原国务院副总理张爱萍等30余位党和国家领导人及洪学智等22位上将、王恩茂等25位中将、张铚秀等51位少将的珍贵题词,在全国同级纪念馆中首屈一指。使总前委旧址纪念馆成为我市爱国主义教育的主要阵地和对外交流的重要窗口。1999年总前委旧址纪念馆被江苏省全民国防教育委员会命名为“江苏省全民国防教育基地”,荣获“镇江市青年文明号”、“丹阳市文明单位”光荣称号;2000年荣获“丹阳市十佳双拥窗口”;1999-2001年,连续三年荣获文化系统“先进集体”光荣称号;2004年,被江苏省委宣传部命名为“江苏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05-2006年荣获“文化系统先进集体”光荣称号;2007年荣获“镇江市党员教育示范基地”光荣称号。
      2006年,该同志积极争取市委、市政府的关心支持,投资100余万元对纪念馆院落及整体环境进行了修缮整治,恢复了原戴家花园古朴、典雅、幽静的风貌。
      2008年,该同志在丹阳市委、市政府、市文化局的关心支持下,争取到省财政红色旅游开发专项资金100万元对纪念馆进行装潢布展。该同志抓住这一契机,积极争取丹阳市委、市政府的支持,又争取地方配套资金300余万元对纪念馆展厅进行重新装潢布展,增设声光电、硅胶人像、中央广播、三维数码等手段,完整、生动展现总前委在丹阳运筹帷幄、指挥解放接管上海的全过程。目前,工程已进入市财政局招标阶段。我们深信,重新装潢布展后的纪念馆必将迎来纪念馆发展史上新的里程碑。在搞好馆务建设的同时,该同志十分注重提高专业理论水平,撰写的论文《简述中国的纸》一文在中国人文科学核心期刊、江苏省社科类十佳期刊、华东地区优秀期刊《东南文化》上发表,《论革命纪念馆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原因及其对策》在镇江历史学会第九届年会中荣获优秀论文。
      1998年来,该同志两次荣获江苏省文化工作省级先进个人、多次获得市政府考核优秀并荣立三等功,先后获评镇江市、丹阳市文化工作先进个人、丹阳市文明市民等光荣称号。
      该同志在做好本职工作同时积极参政议政,关心社会建设、民众生活,撰写了多份个人提案、联名提案,为丹阳经济和社会发展贡献自己职责。作为政协委员被丹阳电视专访报道委员风采;作为民盟盟员,被丹阳电视台专访报道盟员风采。此外,该同志先后被丹阳市吕叔湘中学、镇江高等专科学校丹阳分校、丹阳市第五中学、丹阳市第六中学、丹阳市实验小学、丹阳师范附属小学、丹阳市城南小学、丹阳市丹师附二小、丹阳市特殊教育学校聘为校外辅导员。

 

 

                                       追忆镇江籍话剧艺术家、盟员戴涯

      07年4月6日,文化部、全国文联、全国剧协等单位举办的“中国话剧100周年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召开,由此,话剧百年纪念活动拉开帷幕。话剧进入中国,始于1907年。一个世纪以来,热心话剧、献身舞台的话剧艺术家灿若繁星,数不胜数。其中,从长江之滨、大运河畔走出的、我们镇江籍话剧表演艺术家戴涯(1909-1973),是一颗远逝的星辰。
      戴涯原名戴忠勳,1909年6月30日出生在镇江溧阳码头4号一个经营绸布业、信奉伊斯兰教的家庭(至今,戴涯的儿子、从省镇中退休的戴安利老师仍住在这座古屋里)。自上世纪20年代,戴涯二十岁前,还在大学读书时,他就积极投身学校和社会上的话剧活动,并立志终生从艺。为此,他将自己名字改为戴涯,表明他决心为话剧浪迹天涯、奉献一生的豪情和抱负。 
  1933年,二十四岁的戴涯经左翼戏剧家田汉介绍,结识了我国话剧早期活动家唐槐秋。对话剧的共同热爱和过人热情,促成了戴涯和唐槐秋合作。1933年中秋节,戴涯把唐槐秋接到镇江家里,就在溧阳码头4号戴家小楼上,两人一边饮酒赏月,一边彻夜长谈,决定创建我国第一个民间职业性话剧演出团体“中国旅行剧团”(简称中旅),唐槐秋任团长,戴涯任副团长。我们镇江人应该感到骄傲的,是在中国话剧史上,我国第一个职业性话剧演出团体,就孕育在镇江古运河畔。 
  中旅作为第一个民间职业性话剧演出团体,在中国话剧史上有着突出的重要地位,它打破了国内话剧长期的“爱美”状态(“爱美”为英语Amateur音译,“爱美戏剧”意为非职业戏剧),对倡导中国话剧走上专业化、职业化、市场化的发展之路,作出了开拓性贡献。 
  在中旅期间,戴涯在话剧舞台上连续成功扮演了《梅萝香》里秦叫天、《坐楼杀惜》里宋江、《茶花女》中老阿芒、《复活》里男主角聂赫留道夫等一系列角色,在话剧界和观众中产生很大影响,在演艺界享有“戴派老生”美称。30年代上海滩,曾有 “看电影,须要看赵丹,看话剧,则要看戴涯”的舆论(见上海市政协《文史资料存稿汇编》第十册第426页)。 
  在天津,他们结识了剧作家曹禺,并且冲破重重障碍,首演了曹禺巨著《雷雨》,戴涯成功扮演周朴园。熟悉曹禺创作《日出》的人都知道,曹禺为创作这部揭露黑暗的作品,曾冒着极大危险,深入到天津“三不管”地区采访素材。戴涯和曹禺有着深厚友谊,他毅然陪同曹禺冒险前往。 
  戴涯参与创建中旅的又一贡献,是为我国演艺事业培养和锻炼了诸如李景波、舒绣文、蓝马、陶金、白杨等一大批著名演员。1957年5月24日,在纪念中国话剧50周年时,中国戏剧家协会在主席田汉主持下,对中旅的历史贡献作出了很高评价。 
  1936年秋,戴涯与曹禺、戏剧家马彦祥携手,组建了“中国戏剧学会”(简称中剧),戴涯担任中剧会长兼导演、演员。中剧成立后,第一出打炮戏就是演出曹禺的《雷雨》。在这次演出中,曹禺亲自登台出演周朴园,戴涯就改演大少爷周萍。 
  1937年春天,戴涯和马彦祥带着中剧来到镇江演出。在戴涯献身话剧事业的一生中,这是他给乡亲们献艺仅有的一次。戴涯对这次回乡演出,显得兴奋异常。作为省会城市报纸,《苏报》连续刊登了热烈欢迎中剧来镇公演的消息和文章。4月3日起,中剧在镇江古运河边、中山桥畔的国民大戏院(后人民影剧院)日夜两场、连演三天曹禺的《日出》,戴涯在戏中扮演李石清。 
  抗战八年中,戴涯长期率领中剧在西北这片话剧处女地艰难运作、辛勤耕耘,演出进步话剧,播撒话剧种子。这期间戴涯在话剧艺术上的突出成就,是连续扮演了《李秀成之死》中的李秀成、《光绪三部曲》里的李莲英、《家》里的高老太爷、《北京人》中的曾皓……其中尤以李秀成最为杰出,在戏剧圈内普获赞誉,以致二十年后,中国青年艺术剧院排演此剧时,仍邀请戴涯前往辅导。 
  艰苦的八年抗战胜利后,戴涯率团由西北返乡,在纷乱的时代里,中剧继续在南京、上海艰难从事进步话剧事业,直至新中国成立。 
  新中国成立后,戴涯先受戏剧家洪深邀请,在北京师范大学音乐戏剧系任教。1954年戴涯进入北京人民艺术剧院。1957年春,戴涯和话剧表演艺术家于是之、朱琳联袂,在郭沫若编剧、焦菊隐任总导演、梅阡任导演的历史剧《虎符》里,成功扮演魏王,这成为戴涯演艺生涯的绝唱。魏王的成功塑造,戴涯获得戏剧界专家及话剧观众的广泛好评,受到周恩来总理和郭沫若的亲切接见与热情夸奖。 
  1957年秋,戴涯被错划右派,自此身陷逆境,被迫离开他立志奋斗终身的话剧舞台。1966年秋“文革”爆发,戴涯被从北京强行遣回原籍,在镇江溧阳码头4号度过生命的残年。自1957年被错划右派到1973年逝世这十几年中,即使连遭厄运,戴涯依然不改初衷,没有泯灭他对话剧事业的赤诚,在极度艰难的情况下,他对话剧艺术仍旧怀抱一片痴情。 
  1973年3月1日,戴涯于贫病交加中在镇江黯然逝世,终年64岁。1979年4月,北京市文化局下达文件“为戴涯改正”。1980年12月,北京人艺在八宝山举行追悼会“为戴涯恢复政治名誉”,戴涯夫人杨月秋、儿子戴安利、女儿戴淑君等,专程赴京参加追悼会。戴涯与夫人的合葬墓,安置在我市回民公墓。 
  自上世纪80年代后,国内多家报刊、网络、地方志等,都陆续载有专文,记录和缅怀戴涯对话剧艺术的贡献。 
  现今,对中国话剧100年的隆重纪念,呼唤着我们对这位中国话剧的开拓者之一、这位把毕生精力贡献给话剧事业、并在表演艺术上自成一家的我们镇江籍话剧艺术家——戴涯先生的不灭怀念……
目前,我市文联、戏剧家协会正在积极筹备出版纪念戴涯的纪实文学,以表达镇江戏剧工作者对戴涯先生的怀念。                                         (原作者  朱志新)

                               江苏科技大学盟员蒋正明教授赴江苏省未成年犯管教所授课

      2008年9月19日,民盟江科大委员会盟员蒋正明应江苏省未成年犯管教所的邀请,赴未管所作题为“中国传统文化系列讲座——智”的讲座。
      讲座中,蒋老师把学员当孩子,循循善诱,和学员们一起分析了“智”的哲学内涵和在社会生活中的意义,鼓励学员们求知立志,以智慧的思想指导智慧的人生,在人生中少走弯路少犯错误。讲座中,蒋老师还精选了一些典型事例,以情动人,以理服人。勉励学员们树立自信心,认识自己,把握人生。
      讲座在学员们热烈的掌声中结束。临别时,学员们恋恋不舍。对这些迷途知返的孩子们,社会各界应该多给予雨露和阳光。                               (江科大委员会)


                                             镇江一中盟员谌锡章老师再赴未管所授课


 
      2008年10月22日,我市盟员、镇江市第一中学校办副主任、中学高级教师谌锡章赴

江苏省第一未成年犯管教所给少年犯作了以“廉耻”为主题的讲座。这是民盟镇江市委员会,为了进一步配合好江苏省未成年犯管教所在罪犯中正在开展的“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年”活动而举办的系列讲座之一。之前谌老师的讲座“诚信”受到了未管所的极大好评,这次受邀请再次讲座,他的讲座从“礼、义、廉、耻,国之四维”讲起,进入主题“廉:不贪不污及纯正高洁;耻:为不当的言行举止有羞愧之心。他以生动的实例故事、丰富的史料典故,结合现在的社会现实,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表达,深深地净化着每一个少年犯的灵魂,引起了每一个少年犯的强烈共鸣,讲座再次受到大家的一致好评。(一中支部供稿)

                                千首歌,万首歌,汇成一首和谐的歌

(本诗由民盟江大第六支部卞新国创作,江苏大学人文学院8位教师朗诵,获得了江苏大学“纪念改革开放30周年朗诵比赛”一等奖第一名,并获最佳创作奖。)

时代孕育歌声,
歌声见证时代。
30年,
共和国像历经伤痛的旅人,
迎着晨曦艰难前行,
走过阳光明媚、鸟语花香;
穿越波翻浪涌、雾霭迷茫。
这位旅人哪,
花间留不住他,
浪涛阻不了他,
义无反顾的他知道,
无限风光在那遥远的前方。
况有歌声相伴,
旅途艰辛又有何妨?
曾记否,
共和国紧闭过门窗,
像一座老宅,憋闷得慌。
终于在一个春天,
开放了。
沉寂的老宅,
回荡着旋律的多彩——
香江之畔的东方珠,
海峡对岸的橄榄树,
欧洲的欢乐女神,
日本的北国之春……
歌声飞入了心田,
心田绽放出歌声。
你听,
“我们的家乡,
在希望的田野上”,
悠扬的歌声随着袅袅炊烟,
“在新建的住房上飘荡”。
你再听,
“神话般地崛起座座城,
奇迹般地聚起座座金山”,
“一点一点亮起来了万家灯火,
一片一片汇成了美丽的银河”……
你听见了吗?
你看见了吗?
沿海富了,
沿江活了,
中国龙起飞了。
“树高千尺忘不了根”,
龙的传人又岂能忘本?
沿海在腾飞,
西部紧相随,
只为那里有
“我勤劳善良的父老乡亲”!
不管你长城有多长,
总在老百姓的心坎上;
不管你黄河有多黄,
两岸百姓总要泉冽酒香。
“哗啦啦的黄河水日夜向东流,
黄土地的儿女跟着那太阳走”。
改革富裕了生活,
开放放开了心怀。
曾几何时,
爱情是禁区,
你可以想,
却不可以唱。
可如今你听,
有天使之爱、
东方之爱、
野人之爱,
还有无尽的爱、
纤夫的爱、
迟来的爱、
糊涂的爱,
从“我心理埋藏着小秘密”的羞涩委婉,
到“老婆老婆我爱你”大胆直白,
人性像放飞的白鸽,
拥有了一片蔚蓝的天空。
是啊,
人性解放了,
你可以宣称
“我是明星”、
“我是中国人”,
你也可以是一片云、
一只小小鸟、
一匹来自北方的狼、
一棵无人知道的小草;
你可以倾诉“最伤痛的心”,
也可以构想“最浪漫的事”。
“最浪漫的事”是享受,也是承担,
是憧憬,也是实干。
“说句心里话,我也想家,
家中的老妈妈已是满头白发。”
然而,
“你不扛枪我不扛枪,
谁保卫咱妈妈,谁来保卫她?”
“最浪漫的事”岂止花前月下?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
地动山摇,唤起万众一心。
“我不知道你是谁,
我却知道你为了谁”,
“满腔热血唱出青春无悔,
望穿天涯不知战友何时回”。
共和国人都有一个共同的信念:
“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
世界将变成美好的人间。”
美好的人间自有美好的校园,
美好的校园催生美好的人间。
还记得吗?
我们教师——辛勤的园丁,
曾经是“臭老九”,
“斯文不如扫地”,
可如今,夜阑人静时,
天边会飘来清亮的歌声:
“静静的深夜群星在闪耀,
老师的窗前彻夜明亮,
每当我轻轻走过您窗前,
明亮的灯光照耀我心房。
啊,每当想起您,
敬爱的好老师,
一阵阵暖流心中激荡。”
跳槽下海已经是尘封的过去,
你听,
后辈学子们唱着“同一首歌”——


“长大后我就成了你”。
30年改革,我们成了东方巨人;
30年开放,我们有了开阔胸襟。
我们曾齐唱
“中国,中国,鲜红的太阳永不落”,
我们曾高歌
“亚洲雄风震天吼”,
如今我们却轻吟:
“我和你,心连心,同住地球村”,
“我和你,心连心,永远一家人”。
巨人的中国,淡定从容;
巨人的中国,亲和宽松。
“我家大门常打开开放怀抱等你”,
“第几次来没关系有太多话题”。
千首歌,万首歌,
汇成一首和谐的歌——
“和谐中国,
一个脉搏同心同德,
前程最辽阔;
和谐中国,
一个中国同乐同歌,
一唱天下和。”


                                      2008年下半年入盟人员名单

经十一届六次常委会(12月2日)研究,决定批准下列8位同志入盟:
白晓春,女,39岁,本科,索普实验学校副教导主任,小学高级教师;
吴国梅,女,40岁,本科,江苏大学附属学校,中学高级教师;
虞文君,女,38岁,本科,江苏大学附属学校,中学高级教师;
赵  谦,女,40岁,硕士,江苏大学化学化工学院,高级实验师;
丁娓娓,女,29岁,硕士,江苏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
姚伟杰,男,28岁,研究生在读,江苏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
曹素华,女,33岁,本科,江南学校,中学一级教师;
张建华,女,46岁,本科,外国语学校,中学高级教师。

 

                                     2008年去世盟员名单

朱惟秀,女,1911年4月生,原小教支部盟员,2008年2月去世;
姜梓耕,男,1938年8月生,原丹阳医卫支部盟员,2008年9月去世;
高鸿来,男,1934年1月生,原直属小组盟员,2008年10月去世。


(责任编辑:zjmm)

[ 打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