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加入收藏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思想建设 > 盟史资料 > 镇江盟讯 >

镇江盟讯2008年第1期

时间:2008-05-07 17:49 来源:未知  作者:zjmm  点击:


 

 

本期要目  2008年第1期(总第96期)
~~~~~~~~~~~~~~~~~~~~~~~~~~~~~~~~~~~~~~~~~~~~~~~~~~~~~~~~~~~~~~~~~~~~~~~~~~~~~~
建言献策
* 加强动物防疫体系建设 保障公共卫生安全——民盟镇江市委员会在市政协六届一次大会上的发言………………………………………………………………………………………(1)
* 关于推展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建议(市政协六届一次会议集体提案)……………………(3
* 关于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做强我市特殊教育的建议(市政协六届一次会议集体提案)…(6
* 对镇江籍未成年人犯罪成因的调研及对策和建议(市政协六届一次会议集体提案)……(7
* 加强人才软环境建设、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民盟丹阳总支委员会)………………………(10
* 西津渡街区保护的三点建议…………………………………………………………………14
 
盟务要闻
* 新一届政协委员中民盟成员27人……………………………………………………………(16
* 民盟镇江市委部署  今年参政议政工作……………………………………………………(16
* 民盟镇江市委继续开展政治交接学习教育活动……………………………………………17
 
盟员风采
* 2007年度镇江市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候选人公示,四十人中盟员两人………………(18
* 镇江盟员杨慎德著书《杨慎德文集》出版发行 ……………………………………………(18
* 民盟江苏大学副主委卞新国老师赴未管所作传统文化讲座 ………………………………(18
 
2007年度、2008年第一季度去世盟员名单
…………………………………………………………………………………………………(19
                                                                                 
主      编:民盟镇江市委员会宣传处           责任编辑:佘其瑞   张苏明
邮编、电话:212001   84421556                地    址:市解放路21号民主党派二楼
E-mail :xtaljehh@yahoo.com.cn             镇内刊第017号
        xtalje@126.com

                              

加强动物防疫体系建设  保障公共卫生安全
——民盟镇江市委员会在市政协六届一次大会上的发言
 
      近年来,SARS、高致病性禽流感、猪链球菌病和口蹄疫等疫情的不时发生,引起了社会各界对动物的人畜共患病的广泛关注。动物防疫作为从源头上控制公共卫生安全事件发生的一项重要工作,开始得到广泛认可和重视。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市的动物防疫体系建设得到了加强,防疫基础设施得到了改善,免疫密度明显提高,防疫成效比较显著,保障了畜牧产业安全和人体健康。
      但是,从我们最近调查的情况来看,我市动物防疫体系当前还存在着不少问题和薄弱环节,与全面加强动物卫生防疫工作,提高快速反应能力的总体要求相比尚存在较大差距。主要有以下突出问题亟待解决: 
1. 兽医管理体制改革不到位。去年底,我市市一级按照国务院的要求,成立了畜牧兽医局。而辖市区(除扬中外)及乡镇两级的兽医管理体制改革迟迟没有进展,动物防疫工作的公益性职能与经营性服务职能尚未得到分离。基层兽医站承担了大量的公益性工作,但实行的是自收自支,致使防疫经费得不到保障,“轻防重治”、“留病养医”的现象比较普遍。
2. 基层动物防疫工作基础条件相当薄弱。乡镇、村是动物防疫的重点和第一线,然而也是防疫工作体系中较为薄弱的环节,防疫人员老龄化、业务水平低下等问题比较突出。全市乡镇畜牧兽医站现有职工总数660人,其中高级职称的仅4人;茅山老区乡镇50岁以上的防疫员占到了80%。基层动物防疫人员工作压力大,而工资待遇度较低,工作积极性严重受挫,导致免疫质量和密度得不到保障。执法力量严重不足,兽药的生产、经营和使用难以监管。
3.  应急反应机制不完善。一是目前我市动物疫情测报方式、技术和手段落后,信息采集点少、信息量小。疫情报告统计周期长,时效性差,不能及时反映动物疫情动态,难以对重大动物疫病做出早期预警预报,陆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野外监测预警工作基本处于空白状态。二是动物防疫应急反应机制尚不完善,疫区动物扑杀评估和补偿机制不健全,隔离、消毒、扑杀、无害化处理等动物疫情快速处理设施设备明显不足。三是动物防疫物资储备制度尚未建立,难以满足应对重大、突发动物疫情的需要。
4. 动物防疫技术手段落后,防疫监督及屏障设施不健全。各级防疫监督机构缺乏必要的执法监督手段,防疫、检疫、监督工作力度不够。目前,我市市级动物疫病诊断实验室生物安全级别普遍较低,装备不配套,难以开展重大动物疫病病原分离、监测等实验工作。一些县级实验室缺乏必要的二、三类疫病临床诊断设备和诊断试剂。兽药质量监察、兽药残留监控与安全评价等方面的设备落后,能力不足。而乡镇一级畜牧兽医站基础设施更是落后,大多数没有显微镜、冰箱等必需设备,不具备检疫、检验及疫苗贮藏等条件。一些畜牧兽医站办公用房甚至还是危房。
二、对加强我市动物防疫工作体系建设的几点建议
      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加强动植物疫病防控,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动物防疫工作是公共卫生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保持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基础性工作。我国现有的200多种动物传染病和150多种动物寄生虫病中,已知有60%以上可以传染给人。动物疫病防治是人畜共患病防控的第一道防线。做好动物防疫工作,事关发展稳定,事关民生安全,必须引起高度重视。为此,我们提出如下建议:
(一)加快动物防疫管理体制改革。推进动物防疫管理体制改革,就是要按照国务院《关于兽医管理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的要求,以建立健全兽医工作体系为重点,完善市、县、乡镇三级兽医行政管理机构,在合理区分经营性服务和公益性职能的基础上把公益性职能履行好,乡镇畜牧兽医站人员、业务、经费等应由县级兽医行政主管部门统一管理,承担动物防疫、检疫和公益性技术推广服务职能。原由乡镇畜牧兽医站承担的诊疗服务等经营性业务与公益性职能要进行科学界定、合理剥离,逐步走向市场。鼓励和引导乡镇畜牧兽医站分流人员领办、创办经营性兽医服务实体。通过改革体制、创新机制,完善动物防疫网络的组织架构。
(二)建设高素质防疫队伍。机构编制部门要会同财政和兽医行政主管部门合理核定畜牧兽医工作机构人员编制,并对兽医行政执法机构实行全额预算管理。招聘部分兽医或动物防疫专业毕业的大中专生,充实到乡镇兽医队伍中去。对部分待遇或收入明显偏低的乡镇,要落实措施,切实解决,以稳定动物防疫队伍。要通过业务培训、竞争上岗和实行资格准入,提高兽医工作人员综合素质和业务技术水平。对从事兽医诊断、治疗、保健等经营活动的兽医人员,实行执业兽医资格认可制度,加强对执业兽医的管理,规范从业行为,提高服务水平。
(三)加强动物防疫体系的基础设施建设。要把动物防疫体系硬件建设作为农业综合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完善动物防疫经费的财政保障机制。建议市政府将动物疫病监测网点建设列为全市实事工程之一,下拨专项资金用于市级防疫装备的全面升级。同时,各辖市区也要安排资金为县级实验室、乡镇畜牧兽医站和中心屠宰场防疫检疫站配备合乎规范的办公用房及监测、防疫装置。对兽医行政执法机构的运行维护费用实行全额预算管理,对技术支持机构承担公益性职能给予经费补助。同时,按照公共财政原则和分级负责的要求,建立市、县两级动物重大疫情专项防控储备基金,纳入市、县两级财政年度预算,专项用于重大动物疫情确认、疫区封锁、扑杀及其补偿、消毒、无害化处理、疫源追踪、疫情监测以及应急物资储备等方面的工作。 
(四)推进饲养方式向规模化、标准化、规范化转变。当前,我市人畜混居、散放散养、混放混养等传统落后养殖方式还很普遍。转变养殖方式是动物防疫工作的需要,也是我市养殖业走向现代化的必然要求。要根据各地实际,分类指导,稳步推进,发展不同形式的规模化、标准化养殖。及时总结、推广各地发展养殖小区的经验,对标准化养殖的农户给予适当的政策扶持,推进养殖方式的转变。
(五)建立和规范市场监管体系。畜牧、工商、质监等部门要紧密配合,加强对动物饲料、药品生产和使用全程执法监管。动物防疫监督所要对辖区内畜禽批发市场、大中型畜牧生产场的上市动物产品,重点加强瘦肉精、激素类等药物的残留监控,保证农畜产品的质量安全。要制定动物和动物产品的批发市场检疫操作程序,建立与产地联系的机制和市场信息发布系统。在养殖区、规模畜牧生产企业、屠宰场、畜禽交易市场、动物产品贮藏冷库等设立动物防疫管理信息收集及服务网点。动物防疫部门要加强对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的监督。对那些收售病死动物、加工病害动物食品等不法行为要加大打击力度,使患病动物或病死动物没有销售市场,使见利忘义的不法分子受到应有的打击。
(六)建立健全有利于畜牧业发展的风险保障机制。畜牧业是比较脆弱的产业,也是风险很大的产业。随着自然灾害和疫病灾害的增多,畜牧业所承担的风险愈来愈大。仅靠一家一户的实力已无法承担。这就要求各级政府采取必要的措施,落实扶持政策,支持保险机构对广大养殖户开展畜禽养殖保险业务,尽可能地扩大保险覆盖面,以防范和化解风险。
 
 
 
 
关于推展中国传统文化教育的建议
——市政协六届一次会议集体提案
 
      随着中共中央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执政理念的提出,社会各界纷纷响应,并且都在思考如何建立和谐社会的问题。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把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报告指出:“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要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要加强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教育,运用现代科技手段开发利用民族文化丰厚资源。”
      近些年来,中共中央提出的以德治国、和谐社会、八荣八耻等理念本来就是深深植根于中华的传统文化。而此前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我们的确忽略了中华传统的继承。“五四”以后,人们在学习科学民主和批判封建糟粕的同时,把中国文化的精髓——圣贤教育也抛弃了。“打倒孔家店”已经偏颇,到了七十年代又来了个批孔运动,更是雪上加霜。改革开放以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我国在经济上取得伟大成就的同时,人们的精神却普遍集中到了“钱”上,社会的风气日趋恶劣,传统道德面临断层的危机。虽然党中央逐渐意识到了这一点,社会上也有一些有志之士、有识之士在致力于圣贤之道的弘扬。然而,传统文化教育毕竟荒疏已久,圣贤之道的真正落实,少不了政府的大力支持。这项工作目前全国各地已有不少人士勉力在做,并且已经有了相当成功的范例。民盟镇江市委员会2007年对安徽省庐江县汤池镇建设和谐乡镇的情况做了调研。汤池镇有一个民办的文化教育中心,这里的教师和员工个个虚心学习圣贤教育,努力地实践圣贤教育,注重言传,更注重身教。他们把圣贤教育送到了汤池镇的每一户人家。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汤池镇的民风就淳朴了,很少见到人与人的冲突,人们和颜悦色,彬彬有礼,孝亲尊师已经蔚然成风,感人的事迹不胜枚举。这里已经成了和谐社会的示范镇,引来了全国各地人士的参观学习。
      2006年10月9日,联合国纪念卫赛节活动的第三天,庐江文化教育中心的释净空老教授和蔡礼旭老师等,应邀在巴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展示了汤池镇建设和谐社会的成果,并和与会者进行了两天的交流。联合国192个国家将组团参观汤池这一和谐社会的示范镇。
      各地学习庐江经验成效很可观。海口监狱已经将传统文化教育成功引入对服刑人员的改造。山东省庆云县政府力度更大,他们效法汤池镇,着手建设和谐社会示范县。(以上详情参见民盟镇江市委员会《关于安徽省庐江县汤池镇建设和谐乡镇的调查报告》。)
和谐社会的建立对于每一个城市乡村来说都是至关重要的大事,而传统圣贤文化的弘传是一件投资小收效大,可行性很强的一项事业,理应得到政府和社会各界的重视。下面我们就这项工作的可行性和实施方案简述如下:
      一、可行性
      1、硬件条件基本具备
      传统文化教育对于硬件条件的要求很有限,这是一件想办就能办到事业。学校可以将其引进课堂,电视台、电台可以举办专题节目,图书馆、文化宫、青年宫、少年宫等等场所都可以举办系列讲座。
      2、教师队伍也能落实
      镇江市目前也有相当一批弘扬传统文化的志愿者,他们举办讲座,多次赴庐江学习,捐资印发经典和善书。大港中学退休教师施景培先生多年致力于这项事业,在省内外颇有名望。“聚雅轩”装饰店店主刘威男女士义务教孩子《论语》和《弟子规》很有成效,《京江晚报》称其为“镇江于丹”。民盟江大副主委卞新国副教授在江苏大学、市老年大学等处讲授传统文化多年,在社会上有一定影响,曾发起组织江苏大学儒学社,学生虚心学习,文明修身,在校内外有很好的声誉。此外,各种各样的教学光盘可以成为有限师资的强力补充。
      二、实施方案
      1、制定政策,专人负责
传统文化教育事业离开了政府的支持,只能是一种零星的民间行为,对于国民普遍的身心健康和社会的安定和谐所起的作用非常有限。因此,政府的教育和文化部门应承担起这项责任,不一定要设专门机构,但要有政策、有规划、有目标、有专人负责。安徽庐江汤池镇的经验表明,只要有政府政策上的支持,此项事业便能开展起来。
      2、利用媒体,开辟场所
鉴于现代传媒受众面广的优势,建议政府利用电视台和电台开辟特定栏目,举办系列讲座等节目,报纸亦可较多登载此类文章,还可以开设相关网站,多管齐下。如此则可以在较短时间里,让大众了解传统文化的概貌以及学习传统文化的意义。各大中小学亦可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最好能够引进课堂。此外,图书馆、文化馆、青年宫、少年宫等等场馆均可作为传播传统文化场所。
      3、培养师资,循序推进
传统文化教育的真正落实,关键在教师。这种教师并不要求有很高的学历和职称,但必须是专门受过此项培训,且真正能身体力行的。圣贤教育注重的是身教而不是言教,只有立志从事此项事业,愿意为此牺牲奉献的人方有资格担任这种教师。因此,聘请这样的教师基本不用成本,都是兼职、免费、尽义务的。目前我市有一些志愿者可以担任这种教师,但更多的教师需要经由培训而产生。当然,也可以从安徽庐江等地聘请教师,以应一时之需。此项事业的推展不可操之过急,若是教师队伍尚未落实,而靠学校现有师资进行此项教育,很难达到应有的效果。所以必须循序推进,有教师的地方就推展,暂无教师就暂缓进行。
      中华文化是世界上唯一承传数千年而不中断的文化,是一个巨大而又深邃的宝藏,有识之士往往将此作为我们民族立足于世界的软实力。和谐社会不能离开传统文化的继承和发扬,我市若能较早地在这方面有所作为,必将能够推进和谐社会的建立。
 
关于统一规划,合理布局,做强我市特殊教育的建议
——市政协六届一次会议集体提案
 
      特殊教育是全民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特殊教育主要指对聋哑学童和智力有问题的学童的教育,现在一般称“聋教育”和“培智教育”。
(一)目前我市特殊教育的现状
1、镇江、丹阳、扬中、句容各有一所以聋教育为主的特教学校,附带招收智障学生。具体情况如下:市特教中心聋生88人,弱智生55人,教职员工55人,其中教师48人;丹阳聋生56人,弱智生15人,教职员工34人,其中教师27人。句容聋生33人,弱智生30人,教师19人。扬中因聋生生源严重不足,已停招聋生,少数未毕业的聋生12人,弱智生50人,教师22人。
2、另有京口区办的专业培智学校一所:梦溪学校,现有弱智生78人,教师11人。
3、在普通学校随班就读的弱智学生数已高达丹阳182人,句容29人,扬中184人,京口52人,润州24人。
    (二)分析以上情况
      1、聋教育生源分散,导致资源浪费:各地各校生源严重不足,难成规模,形成了特殊教育资源的浪费,师资的浪费,也阻碍了聋教育发展以及体系的完善。
      2、培智教育现状已经不能适应社会的需要:我市现有的智障学生基本上都是靠随班就读安置的,全大市没有一所具有一定规模的集中安置的学校,各地也只是停留在“附带”的层面上,很大程度上不能适应智障学生以及家长的教育需求,更谈不上提供有保障的教育。
      3、综合性特殊教育学校已不能适应发展的需要。特殊教育的本质就是差异性,学生个体间差异很大,两类不同障碍的学生所需要的教育往往差之千里,加上课时、课程、活动、生活等方方面面的不统一和不同步。为了确保各类学生接受到自己需要的教育,确保各类学生安全、自如的学习、活动和生活,必须要在一个校园内设立两个相对独立的教育区域,但是由于各校的校园条件有限,无法满足,这就给综合性办学带来很大的困难。
      4、周边城市特殊教育的布局成功调整给了我们可以借鉴的经验,“十五”期间,常州市对特殊教育进行了布局调整,金坛、溧阳、武进聋校现有聋生合并到常州市聋校,三校分别成立培智学校,合并钟楼、天宁区培智学校,在天宁区办了一个培智教育中心。
      5、《省教育厅关于推进全省特殊教育合格学校建设工作的意见》中提出:配置特教专用设备。按照特殊教育学校新课程设置的要求,配置盲、聋哑、弱智专业教育教学需要的专用教学设备。各类教学设施不得共用。
    (三)建议
      这样的状况导致我市的聋教育和培智教育均不能形成自己完整的体系。随着我市教育“率先当强”,随着社会文明程度和家长要求的不断提高,特殊教育面临的压力将会越来越大。为此,我们认为:镇江市的特殊教育应该由市政府总体协调,从特殊教育发展的角度,从保障残疾人教育权利高度,进行大市布局调整。分别建立聋教育中心和培教育中心。因此我们建议全市的特殊教育布局作如下调整:
      1、由市特教中心成立聋教育中心,一是负责对全大市(京口、润州、新区、丹徒、丹阳、句容、扬中)的聋哑适龄学生完成九义教育;二是负责完善我市学前教育—高中教育的特殊教育体系(暂时只能是聋教育),其中包括对具有教育可能的智障学生实施九义教育后的职业培训(不住宿)。
      2、委托京口区成立培智中心,负责京口、润州、新区、丹徒的中重度智障学生的九义教育。
      3、扬中、句容、丹阳成立培智学校,负责本辖区内的中重度智障学生的九义教育。
      4、所有轻度智障学生的九义教育分别到本学区的普通教育学校随班就读。
 
 
 
对镇江籍未成年人犯罪成因的调研及对策和建议
——市政协六届一次会议集体提案
 
      十月三十一日上午,民盟十五人来到江苏省少管所与在该所服刑的十九名镇江市区籍少年服刑学员进行面对面的帮教和调研活动。经与办案人员了解,深入看守所与在押的未成年人交流谈心,从未成年人自身和社会两方面分析了未成年人犯罪的原因,主要是: 
   (一)主观原因 
    1、没有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和人生观。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往往漠视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道德品质教育,一切事情以自己为中心,荣辱观颠倒,崇尚金钱、讲究享乐,贪慕虚荣,好逸恶劳,没有树立远大理想,培养优良品德,道德观、人生观扭曲,最终不惜以身试法,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道路。 
    2、法律意识淡薄。有的未成年人平时对法制教育不重视,没有用心去学,用脑去记,学校又缺乏具有针对性的引导,导致法制观念淡薄,罪与非罪的界线分不清,什么是违法行为,什么可以为,什么不可以为,都没有清醒的认识。有的甚至犯了罪还蒙在鼓里,不知道自己已经触犯了刑律。如一名家住李家大山的少年,团伙入室抢劫,至人轻伤,他以为最多只是会被派出所叫去谈谈话。
    3、文化素质不高。从这些未成年人犯罪案件中看出,大部分人只读过小学,有些初中也只念了几天,他们辨别是非和独立处理事情的能力都很欠缺,会对一些事情产生错误的判断。再加上如今生活物质条件的提升,一部分未成年人的心理素质远远跟不上他们的身体生理发育,导致自我约束力差,容易被拉拢、引诱,随朋友参与到结伙抢劫、结伙偷盗、结伙斗殴等共同犯罪活动中。 
   (二)客观原因 
    1、家庭环境的影响。家庭是孩子的第一课堂,父母不和、素质低和早期教育失误是导致一些青少年自暴自弃、堕落犯罪的重要因素。(1)父母离异、父母再婚,或者父母婚姻动荡家庭,孩子的身心健康受到极大伤害,容易产生孤僻、偏激的性格。我们所调查的19个孩子,有12个都来自不健全的家庭。(2)教育的方法、方式不正确,有的家长对孩子过分溺爱、纵容或教育方法简单粗暴,动辄打骂,这些都容易使未成年人产生逆反的心理,极易导致青少年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3)有的贫穷家庭,父母忙于生计而无暇顾及教育,对孩子在学校的表现从不过问,一无所知;有的富裕家庭,父母则对孩子百依百顺,尽量满足孩子对金钱的需求,又不加以正确的引导,忽视了对孩子品德行为的教养。这些都是孩子染上不良习气的潜在因素。(4)有的整天吃喝玩乐,作风不正派,行为放荡,甚至违法犯罪,无视道德法律,使他们的孩子从小耳濡目染,养成不良习惯。
    2、学校教育的影响。学校教育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一个未成年人的思想走向,从目前一些学校的管理机制、教学方法和教师素质上看,对学生的教育还是存在许多弊端。(1)学校重视“应试教育”,重智育轻德育,只教书不育人,特别是进行法制教育,也是泛泛说教多,号召多,缺乏针对性,导致学生只注重学习成绩,而不注重品德修养和增强法制意识,造成法制道德观念淡薄,对社会上的是非善恶辨别能力差。(2)有的教师素质不高,对教育事业、对学生缺乏一种尊重、关爱、信任与平等的态度,以学习成绩作为唯一标准衡量学生的优劣,对学生的情感投入存在着严重的不平等。使部分学习成绩差的学生自暴自弃,厌学逃学,过早流入社会,容易在被引诱、挑唆和胁迫下违法犯罪。(3)有的学校管理不善,校风不正。一方面校方对以大欺小、以强欺弱,甚至对校内学生勾结校外流氓勒索在校学生等现象的治理无力,使有的学生为了不受欺负而结交坏学生和校外流氓,交朋友不善,从而走上了拉帮结派、打架斗殴的犯罪之路。
    3、社会因素的影响。一些不健康的音像制品、图书报刊、网站也的出现;一些坑蒙拐骗、唯利是图、贪污受贿等社会不良现象的发生,对社会风气造成了较大影响。在这种情况下,未成年人因为正处于人生观、价值观形成阶段,缺乏社会经验和明辨是非的能力,经受不住各种物质享乐的诱惑,很容易被享乐主义、拜金主义、色情、毒品等不良的社会风气侵蚀他们幼小的心灵,在好奇心、攀比心的趋使下,贪慕虚荣,讲排场、讲穿戴、讲吃喝等不良习惯应运而生。另外,一些辍学的未成年人,一方面由于家庭和社会关系的原因,不能择校选择再教育和寻找到工作,家长对他们的监管又确实存在"真空",管教缺策;一方面由于社会各界对失学未成年人的补救措施不完善,不能提供再接受学校教育和培训就业机会,被社会称为"坏孩子",意志薄弱的他们容易产生自甘堕落思想,整天无所是事,游手好闲,沉迷于网络游戏,沉醉于的士高、慢遥吧等娱乐场所,思想被腐化,很有可能就会走上犯罪道路。 
    三、预防对策 
    综上分析,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原因体现在各个方面,有个人的主观原因,有受家庭环境、学校教育、社会负面因素影响等客观原因,是一个综合性的社会问题。要切实有效地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社会各界必须达成共识,共筑防线,群策群力,充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形成社会、学校和家庭三位一体的教育预防网络,齐抓共管,长抓不懈。 
    (一)全社会共同参与,齐心协力,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构建良好的社会环境。首先,各职能部门要协调合作,各负其责,依法严惩卖淫、嫖娼、赌博等犯罪活动,加大对营业性歌舞娱乐场所、电子游艺厅、录像厅等社会文化场所的监督和管理,铲除毒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文化,创造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其次,政府要做好宣传发动工作,积极开展主题鲜明的教育活动,采取未成年人喜闻乐见的形式,对他们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法制教育、行为规范教育和文化知识等教育,切实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再次,街道、居委会、村委会等应负起责任,成立帮教小组,想方设法切实解决未成年人的再就学和就业问题,尤其是对那些无人管的未成年人,真心关心他们的生活,注意他们的思想变化,及时施教,预防各种不良行为的发生,防止走上犯罪道路。第四,各政法部门,一方面要重点打击教唆未成年人犯罪和向未成年人传授犯罪手法以及严重危害未成年人人身、财产安全的犯罪活动;另一方面,要做好保护性的预防工作。
(二)加强管理,重视素质教育,为未成年人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当前,学校应把重点解决学校管理不完善,重“应试教育”,轻素质教育,片面地追求升学率,教师素质参差不齐等问题作为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重要途径,加强管理,全面推行素质教育。第一,抓好学生的思想品质教育。要改变教学模式,不仅注重教书还要注重育人,还要进行系统思想道德教育,爱国主义、集体主义、世界观和人生观的教育,使智育和德育并重,帮助学生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第二,切实加强法制教育。教育部门和政法部门要加强联系,加强协作,根据社会现状和学生的思想实际,结合法律工作实践,有针对性地大力加强学生法制教育,增强学生的法制意识。第三,着力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要加强对教师上课时间以外的管理,加大教学技能培训力度,对教师的教学质量考核不仅要体现在升学率方面,还要体现在学生犯罪率、中、小学生中途辍学率上,增强教师预防未成年人违法犯罪的责任感。另外,还要组织力量加强对校园环境的综合整治,遏制校园的不良习气,树正气、压邪气,大胆管理。
    (三)注重修养,善于引导,为未成年人创造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未成年人违法犯罪与家长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必须要为孩子提供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
 
 
加强人才软环境建设、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
——民盟丹阳总支委员会
 
      人才是流动的财富,是流动的生产力,是区域竞争的焦点,人才资源是一个地区经济发展最直接的动力。努力建设一支规模庞大、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人才大军,是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有力保证。而加强人才软环境建设是服务环境建设的重中之重,为彻底摸清我市人才软环境建设和人才家底现状,我们民盟丹阳总支特邀丹阳市组织部、人事局、科技局、劳动局、教育局、卫生局等分管领导召开座谈会,并赴上海、苏州等地走访调查,与我市流往这些地区的中高级人才及所在单位领导交流座谈,现将有关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 我市人才队伍现状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积极组织实施“科技兴市、人才强市”战略,有关部门也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在培养、引进、使用上制定了一系列激励政策,每年都招聘引进一大批大中专毕业生及实用性人才,为全市的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不断注入新的活力,人才软环境也逐步得到优化。但人才队伍远远不能满足我市各项事业发展的需求,呈现四多四少状况。在人才分布上:市级机关和事业单位较多,乡镇基层单位和企业严重偏少。2006年底丹阳工业企业抽样调查显示,工业企业所需各类人才在15000名左右,而我市工业企业高级工以上的专业技术人员仅有3695人,其中绝大多数年龄偏高,且集中在老国有企业如丹棉、丹化的传统岗位上。在人才结构上:党政管理、教育、卫生专业的较多,高新技术产业、支柱产业和重点产业的人才较少。在人才层次上:普通性较多,高学历和高层次的较少。06年,全市专业技术人才总数为71328人,具有高级职称(含已退休)的共2067人,仅占技术人才总数的2.89%;在每万人中拥有人才看:丹阳为812人,张家港为1092人,常熟为1120人,昆山为2930人,不管是总量还是均量上都明显底于东部地区,特别是具有高级职称的人才数量差距尤为明显。在人才流动上:招聘的大中专毕业生多,引进高科技、成熟性、懂金融、精管理的人才少;而流失的都是成熟性、实用性的人才。更值得一提的是:到目前为止我市引进流往海外的高、新、尖人才,俗称海归人才几乎是零。
二、人才软环境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1、运行机制不顺畅。我市相继出台了人才工作的有关政策,但有些好政策到了部门就没有得到很好的落实。人才地区所有、部门所有的界限没有被打破,人才自由流动的渠道不畅。人才评价体系尚未科学构建,人才队伍中有名无实、职称与能力不相符的滥竽充数泡沫化现象严重,影响真正人才作用的发挥。人才激励机制不够健全,普遍采用大平均、小差距的分配制度,高层次人才的劳动价值、贡献、效益与分配在有的部门很不成比例,严重制约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2、培养、使用制度不配套。经管我市政府高度重视并花了很大的气力建立有169、333、358工程等各类人才培养选拔制度,但有些部门往往各行其是、多头行政、多头选拨,全市未形成统一扎口管理的制度。每年受表彰的总是那些“名医”、“名师”、校长、院长及科主任,老面孔、老人头,钟情于锦上添花。而那些埋头苦干、破茧欲出的中青年人才却鲜有人文关怀和精神褒奖,激励功能显失。即使引进了单位所需的人才,也因人才环境恶劣而难以久留,成为人才流转的中转站。我市某事业单位曾引进4名稀缺性专业人才,但由于编制、职称等问题迟迟得不到解决,没过几年就走了3人。近三年,全市外流中级职称以上各类人才160人,还不包括未办理流动手续的自动流失人才。外流人才的负面广告效应很大程度上制约着我市的引才引智工作。
      3、人文环境不相宜。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还没有真正被全社会所接受。对人才的投资明显不足,多元化的人才投资机制尚未形成。我市外流到上海、苏州的中高级专业技术人才反映:一些单位对人才重视还仅停留在口头上,使用上随意性较大,不能及时给真正学有所长的人才提供发挥才能的工作岗位和条件,常常导致“英雄无用武之地”。有些单位用人不公、管理简单、人际关系紧张,排斥压制人才,诚信度在下降。如某一规模企业的金融技术管理人员为该企业成功上市作出了巨大贡献,但由于在诚信、环境、人际及待遇方面出了问题,使该人员流向了一乡镇企业,一下为该企业引资近8000万,使某企业得到迅猛发展。但因诚诺失信,终究在丹阳工作近七年的优秀人才被杭州某企业以几倍的年薪聘走。还有些部门系统人员通过自身努力获得职称,往往要一年以后单位才会正式聘用。一些单位的学科带头人在出国培训、外地进行学术交流等活动中受到排挤和漠视。但据了解、我市也有用人成功的案例:如恒宝集团在项目开发上,由于土地非常趋紧被困扰,但钱云宝总裁充分发挥身边人才优势,放职放权,让他们精心设计、科学规划,在没有征用一寸土地的情况下使一个数千万的项目如期开工投产,第二年产值翻了一番。目前,我市除部分上市公司及规模企业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外,大多数企业仍处于家族式管理和个人管理模式,惜才意识淡漠,认识不足,导致本土或外来优秀人才难以重用或进入重要岗位。在许多机关事业单位同样也存在这种现象。同时,由于我市缺少大型的图书馆、科技馆、体育馆等文化基础设施,人居环境质量相对落后,难以满足高层次人才学习、交流、休闲的需求。
      以上这些问题及措施如得不到解决和落实,一些单位在人才使用上出现“用不好”、“留不住”、“进不来”和“不进来”的现象将成为长期制约我市人才软环境建设的瓶颈。
三、加强人才软环境建设的几点建议:
      要实现我市经济超常规跨越式发展,就必须科学高效地开发利用好人才资源,在人才软环境建设方面实现新的突破。
      1、进一步优化管理环境。根据我市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建议成立“丹阳市人才使用管理中心”,按照机关、事业、企业单位人才管理的不同特点,建立和完善分门别类的人才管理体系,认真梳理现有各类人才激励政策,使人才培养、吸引、使用、评价、激励真正体现各类人才的不同特点,彻底改变目前我市人才多头行政、多头管理的弊端。要采取有力措施,促进人才在城乡、区域、产业、行业和不同所有制之间的合理分布,努力构建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有利于各类人才成长、能够促进人才有序流动、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配套的人才管理新体制。要大力推进人才资源整体开发,抓紧培养一批与我市重点产业相关的中高级人才队伍;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为应用人才实现本地化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梯队。要把人才队伍建设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纳入各级领导目标考核责任状。
      2、进一步优化制度环境。制定灵活的引才引智政策制度,健全科学、开放的人才吸引机制,实施“构筑人才资源高地”战略,实行人才“柔性流动”政策,开启吸引各类人才来丹创业的“绿色通道”,吸引一大批高学历、高潜力的高新技术人才。对取得大学本科以上学历以及我市经济发展急需、符合我市产业发展方向的人才,要积极引进和吸纳。尤其要围绕我市产业结构调整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大力引进以木业加工、五金工具、丝绸家纺、皮革制品、汽车零部件等特色产业为主体的高层次技术创新人才。特别要努力实现海派人才引进零的突破。要象招商引资那样花实招来招聘海派人才,因为引进一个成熟的海派人才对推动我市的经济发展更具十分重要的意义。在人才培养使用上要看主流、看潜能,尤其是对于那些有一定专业技术、成长态势良好、日后能独领风骚的“准人才”,要进一步做好孵化和催化工作,多做雪中送炭的事,精神上鼓励、政治上激励、经费上保证。对于真正优秀的人才,要敢于破格重用,压担子。
      3、进一步优化人文环境。要充分发挥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各种媒介的作用,大力宣传科技和知识分子在社会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和巨大作用,努力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社会风尚。与此同时,要大幅度提高各类人才的经济待遇,缩小与周边兄弟县市的收入差距,使人才待遇与丹阳在省内的经济地位相适应。积极推行事业单位人事制度和分配制度改革,鼓励用人单位在薪酬方面向业务骨干、高级人才倾斜,进一步拉大收入差距,逐步实现一流人才、一流待遇,对有突出贡献的科技人员和高级人才实行重奖。
      加快建立海归人才服务机构和集聚区。可借鉴南通市建设集住宿、运动、休闲、娱乐于一体的“科技人才社区”经验,我们积极建议建设“丹阳市人才公寓”和海归人才“集聚区”,采用租赁、销售等方式,面向各行业人才和企业优惠出让,筑巢引凤,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来丹阳落户。对于引进的人才,要在政治上关心、生活上照顾,切实帮助解决科研经费、住房、家属就业、子女入学等方面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同时一定要培养好、使用好现有的、身边的人才,正如李书记所说:“借用外来的、用好已有的,使他们迅速本土化”。
      我们各级部门、单位的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一定要有爱才之心、容才之量、护才之胆,倾听意见,及时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愿望和要求,满腔热忱地为他们解决好工作和生活中的问题,做到知人、知面、知心、知情。抓好住房、医疗、各项待遇落实等问题,为他们多做实事,当好“后勤部长”。
      人才兴则城市兴 ,让我们全市上下共同奏响吸引、留住、用好人才的主旋律,共同营造宽松、和谐、优良的人才软环境,让各类人才在丹阳这块古老、美丽的土地上扎根,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为把丹阳打造成现代化苏南强市而共同努力。
 
 
西津渡街区保护的三点建议
——在市政协六届一次会议“加强我市文化遗产保护专题讨论会”上的发言
 
 
      我们镇江是座历史悠久,人文荟萃,文物古籍众多的文化名城,保护好我们的城市文化、城市特点、历史遗留任务光荣,也很繁重。在有关部门的努力下,我市的文物保护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绩,获得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的殊荣已经二十多个年头了。但是,文物保护工作绝不是一时的任务,不是一就而成的工作,我们仍然要呼吁加强我市的文物保护工作。我这里想重点谈谈西津渡的保护问题。
      我们高兴的看到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政府承若“编制历史文化名城控制性详规,实施西津渡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更新二期工程”。
      保护西津渡有着“传承历史文脉,复兴街区风貌;留住城市记忆,弘扬传统文化;提升名城形象,打造城市名片” 的重要意义。
      西津渡的保护工程起源于1986年我市申报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 1998年—2002年修缮重点文物的成果是:2001年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亚太地区文化遗产优秀保护奖;2003年启动全面保护更新,维修整治了沿街传统民居,改造、完善了街区市政管线等基础设施,新建了蒜山游园、西津雅苑,完成了救生文化、宗教文化等展示工程,2007年获国家发改委历史文化街区225万元专项保护资金和江苏省人居环境范例奖。我们欣喜地看到西津渡保护工作取得了很大的成绩。
      对照“十一五”名城保护规划发展纲要的要求,西津渡保护的发展方向一是北区接轨,即融合镇江“北部滨水区”,全面改造农药厂地块,建成“镇江老码头”文化创意产业园,重现渡口风貌;二是西线延伸,即向西收购铁路线地块,整体置换二院地块,完善玉山、超岸寺景区建设;三是东南拓展,即向东、向南有重点地收购伯先路、京几路文物及相关民居,实施街景整治工程;四是内部互动,加强与伯先公园及云台山景观的资源整合,相互协作,形成规模,打造独具特色的历史文化街区,加强与宗教、国土部门的合作,打造玉山超岸寺景区。
      目前随着西津渡保护工作的不断推进,西津渡保护工作中存在着保护规划控制范围小、保护成果与周边环境不协调、街区内部风貌不协调建筑多、街区综合管理力度差等问题,严重制约保护工作的进一步开拓,因此建议:
      1、扩大西津渡历史街区保护规划范围。即把云台山山体、伯先路区域。京几路区域、玉山超岸寺地块、长江路西津渡段临水区域全部作为规划控制。在这样的范围内众多文物都能包含在内,如;绍宗藏书楼、“五卅”演讲厅、赵伯先纪念馆、伯先公园、金山饭店旧址、江南饭店旧址、蒋怀仁诊所旧址、镇江商会旧址、广肇公所旧址、红十字会江苏分会旧址、“英租界”工部局旧址等。
      2、加大协调力度,加速市第二人民医院整体搬迁。因为城市的变迁,二院周围的居住人口急剧减少,二院的地位从重要、繁忙变的门厅冷落、病员稀少,而有些新的居民集结点却没有医院,所以整体搬迁第二人民医院是经济、科学的方案。
3、为了加强对西津渡历史文化街区的保护和管理,应该杜绝多头管理,改善“家家管,家家又不管”的局面,建议由市政府出面,邀请规划、国土、工商、公安、旅游、建设、园林、房管、文化、宗教等有关部门进行协商,出台“西津渡历史文化街区综合管理办法”,使街区今后的管理“有法可依”,促进历史文化街区可持续发展。
 
 
 
新一届政协委员中民盟成员27人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镇江市六届一次全会于2008年1月6日至10日在镇江召开,来自全市29个界别的347名委员参加了会议,其中盟员委员有27名,大家带着使命,积极、认真的出席每一次大会,积极在每一次小组会上发言,积极在空暇时间撰写提案,努力不辜负全市盟员的重托。本次会议圆满完成了既定的议程,选举产生了政协镇江市第六届委员会主席、副主席、秘书长和常务委员。有7位盟员当选为常委,他们是:陈昆山、佘其瑞、任一鸣、杨晓勤、刘镇、王瑞楠、阚爱萍。
 
 
 
民盟镇江市委部署  今年参政议政工作
张苏明
 

    镇江市民盟于2008年2月28日召开十一届三次全委(扩大)会议,通过市民盟上年度的工作报告;同时确定了今年的参政议政选题、调查研究方向;并就如何开展盟务工作作了交流。 

      会议指出:在过去的一年中,民盟镇江市委在中共镇江市委和民盟江苏省委的正确领导下,带领全市盟员认真学习贯彻中共十七大精神,把促进发展作为参政议政的第一要务,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发挥优势、建言献策,在市政协五届五次全会期间,市民盟作大会发言《实施教育优先发展战略   努力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并向大会提交《建设和谐社会,重视诚信建设》、《市实验初中规划用地应及早全部到位》、《关于妥善解决企业改制后遗留问题的建》、《加强新闻传媒管理  杜绝虚假医疗广告》、《关于“市第六中学操场建设”的再呼吁 》、《镇江扬州两地联袂 共同打造旅游精品》、《有关宗泽墓址的争论应该尽快澄清》等集体提案7件;提交《建议增加工间体育锻炼的强制要求》等个人提案56件。与此同时,在当年市政协召开的"文化名市建设"议政会上,作《进一步加强文物保护工作,扎实推进文化名市建设》、《关于镇江市文化产业发展的几点思考》、《以积极、健康、高雅的文化提升市民素质,引导我市文化建设的方向》发言。切实加强自身建设,积极履行参政党职能,各项工作取得了新进展,为促进我市三个文明建设作出了应有的贡献。
      会议强调:在今年的工作中,市民盟要加强参政议政人才队伍建设,不断提升参政议政能力和水平,以适应形势任务需要,努力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献计出力。要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针对教育、民生、“三农”、民主法制、生态环境和资源、文化发展与繁荣等具有全局性、战略性的重大问题和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深入调查研究,积极建言献策,力求取得有重大影响和实效的参政议政成果,凸现镇江民盟参政议政的工作水平和质量。要合理利用外部力量,拓宽资料来源,不断提高反映信息和社情民意工作的成效和质量。
  
 
民盟镇江市委继续开展政治交接学习教育活动
 
      3月11日,市民盟为广泛深入开展政治交接学习教育活动,邀请南京大学博士生导师、台湾研究所所长崔之清教授作“台海形势”报告,原南京民盟副主委尹树人作盟史、盟章辅导报告。近百名盟员参加了报告会。
      在全盟广泛深入地开展政治交接主题学习教育活动,是民盟中央为确保各级民盟组织和广大盟员通过换届实现组织上和政治上的顺利交接,进一步加强自身建设,努力提高政治把握能力、参政议政能力、组织领导能力和合作共事能力所做出的重大举措。在全市各级民盟组织中开展学习教育活动,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贡献的需要;是继承民盟老一代领导人的优良传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两个5号文件精神,建设高素质参政党的客观要求,具有特殊而重要的意义。切实搞好学习教育活动,有利于进一步坚定全市民盟组织领导班子成员和广大盟员坚定走中国特色政治发展道路的信念;有利于在完成领导班子新老交替的同时,不断巩固多党合作的政治基础;有利于更好地继承和发扬民盟老一辈的优良传统和高尚风范,不断提高自身建设水平,把镇江民盟建设成适应新世纪要求的高素质参政党。
                                                                                        (市民盟  张苏明)
 
 
 
 
 
 
 
2007年度镇江市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
候选人公示,四十人中盟员两人
 
      根据《镇江市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选拔和管理办法》(镇政办发[2003]78号)精神,镇江市人事局会同市委组织部、市科技局等部门,在全市范围开展了2007年度镇江市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选拔工作。经基层单位推荐、主管部门审核、专家组评审、相关部门政审,产生了40名镇江市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候选人。其中有盟员2人,他们是:
王  生    镇江第一中学
王冬青    江苏大学附属医院
 
 
镇江盟员杨慎德著书《杨慎德文集》出版发行
 
      盟员杨慎德老师是镇江市第一中学退休教师,在他八十岁之际,自费出版了《杨慎德文集》。文集共654页,从杨老的八十自述、学生和老师的师生情谊、理论联系实际的旅游考察到杨老的随笔杂谈、俗语新析、地理教学、环境教育等共12个部分,都是杨老平时日积月累的成果。新书全部免费赠送,看过该书的人都对该书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民盟江苏大学副主委卞新国老师
      赴未管所作传统文化讲座
 
     江苏省未成年犯管教所继续寻求与民盟镇江市委员会的合作,今年决定开展中国传统文化教育年活动。经过与盟市委及有关盟员专家的商议,拟定了由盟员教师为服刑人员开设中国传统文化系列讲座的计划,分别以“忠”、“孝”、“仁”、“义”、“礼”、“智”、“信”、“诚”、“廉”、“雅”为专题。首次讲座已于2008年3月13日下午举行,由民盟江苏大学副主委卞新国老师主讲。 
    卞老师的讲座主要是围绕传统文化中的“忠”字进行讲述,指出当今人们常说的“把忠心献给祖国”是一种很高的精神境界,必须从基础做起,从关爱身边的人事物开始,逐步培养德行,开启人生的智慧,逐步把爱心扩大到整个国家。在讲座中,卞老师特别强调开启人生智慧对于培养忠心的重要意义, 指出要培养忠心,必须了解“忠”真正含义以及忠心对于人生的实际利益。如果认为忠心意味着愚昧,或者认为忠心意味着自己吃亏,这个观念不破除是不可能培养忠心和提升道德境界的。卞老师从“忠”字的本义说起,指出“忠”字有两层含义,一是内心诚恳,二是是非分明。讲座就围绕着这两层意思展开,卞新国着重阐述了内心诚恳对于个人身心和家庭事业的意义,讲了分清是非的标准。 
    由于卞老师的讲座深入浅出,贴近实际,生动具体,娓娓道来,加上未管所干警的有效管理,会场秩序井然,服刑人员大部分能认真听讲,部分服刑人员始终神情专注,心灵有所触动。讲座结束时,全场报以了热烈的掌声。
 
 
2007年度、2008年第一季度去世盟员名单
 
汪立诚,1930年7月生,原江苏大学一支部盟员,2007年去世;
汪  儒,1921年9月生,原民盟直属小组盟员,2007年去世;
沈凤歧,1927年12月生,原江苏大学六支部盟员,2007年去世;
吕增峻,1931年10月生,原旅游支部盟员,2007年去世;
严梦菊,1932年5月生,原蚕种场支部盟员,2007年去世;
黄佑前,1911年12月生,原镇江一中支部盟员,2007年去世;
王梦娥,1911年5月生,原镇江一中支部盟员,2007年去世;
刘利和,1925年12月生,原二中支部盟员,2008年去世;
唐子萱,1932年7月生,原蚕种场盟员,2008年去世。

(责任编辑:zjmm)

[ 打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