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加入收藏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思想建设 > 盟史资料 >

中国民主同盟盟史知识

时间:2015-09-24 11:02 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点击:


  抗日战争初期,在中国共产党的号召下,全国形成以国共合作为中心,包括各抗日党派在内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1939年10月,抗日党派的领导人和无党派民主人士黄炎培、梁漱溟、章伯钧、沈钧儒、张澜等在重庆发起成立“统一建国同志会”,在国民参政会上联合行动,反对国民党一党专政。 1941年3月19日,在中国共产党的鼓励和推动下,以“统一建国同志会”为基础,在重庆上清寺“特园”(民主人士鲜特生私邸)秘密成立“中国民主政团同盟”,参加的党派有:中国青年党、国家社会党、中华民族解放行动委员会(即第三党)、中华职业教育社、乡村建设协会及部分社会贤达,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于1942年加入,故有“三党三派”之称。黄炎培为中央委员会主席,同年10月由于黄炎培出国,张澜接任。 1941年9月18日,中国民主政团同盟的机关报-----《光明报》在香港正式出版,梁漱溟为社长,萨空了为经理,俞颂华为总编辑。10月10日,《光明报》发表“启事”,宣告中国民主政团同盟已在重庆成立,并刊登了《中国民主政团同盟对时局主张纲领》(即“十大政治纲领”),力主贯彻抗日主张,实践民主精神,加强国内团结。 1944年9月,中国民主政团同盟决定将名称改为“中国民主同盟”,把三党三派的联盟改为有党派与无党派的广大民主人士的联盟,由团体会员制改为以个人身份参加,从而扩大了民盟的社会基础,大批爱国的进步知识分子,在学术界有地位,在社会上有威望,在斗争中有经验的无党派民主人士加入民盟,到1945年10月,全国约有盟员3000人。 1945年4月毛泽东在中共七大上作《论联合政府》的报告,明确提出“立即宣布废止国民党一党专政,成立一个由国民党、共产党、民主同盟和无党无派分子的代表人物联合组成的临时的中央政府”。 1945年7月1日,民盟中央领导成员黄炎培、章伯钧、傅斯年等6人以国民参政会参政员的身份飞赴延安考察,与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中共中央领导人会谈,达成《会议纪要》:停止国民大会进行,召开国民党、共产党、民盟、无党派四方政治会议,讨论成立联合政府。黄炎培等回到重庆,集体面见蒋介石,递交了《会议纪要》,沉重打击了蒋介石独裁政策。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中国民主同盟发表《在抗战胜利声中的紧急呼吁》,提出“民主统一,和平建国”的口号,并提出召开政治会议,成立民主政府等十项主张。 国共两党谈判期间,毛泽东、周恩来多次到“特园”拜访张澜等民盟领导人,通报谈判进展情况,并听取民盟领导人意见。
     1945年10月1 日~12日,民盟在重庆召开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的《政治报告》、《宣言》、《纲领》设计了在中国实现民主共和国的完整方案,并再次提出召开党派会议、建立联合政府、召集国民大会等主张,反映了战后渴望和平民主的广大人民的要求,和中国共产党“七大”政治路线和政策相呼应,因而得到中国共产党的积极支持。 为了制止内战,民盟发动各界人民掀起大规模的反内战运动,张澜、沈钧儒、黄炎培等发起成立“陪都各界反对内战联合会”,发表宣言,呼吁和平,反对内战,反对美国干涉中国内政。 1946年1月10日,由国民党、共产党、民盟、青年党及无党派人士代表38人参加的政治协商会议在重庆召开。会前,国民党借代表名额分配问题挑唆青年党脱离民盟,中共顾全大局,让出席位,使民盟仍然保留了9位代表,他们是张澜、沈钧儒、黄炎培、章伯钧、罗隆基、梁漱溟、张君劢 、张东荪、张申府。 为了开好政协会议,民盟和中共默契配合,互相支持,一起邀请了34名国内有声望的学者名流,组成政协代表顾问团,为民盟和中共政协代表制定提案,提供咨询。 1946年5月28日,民盟总部由重庆迁至南京蓝家庄15号和高楼门,国内政治斗争中心也随之转移到南京和上海。 1946年7月11日,国民党特务在昆明阴谋暗杀了民盟中央委员、著名的“七君子”之一李公朴。15日,民盟中央委员、著名的诗人、学者闻一多在云南大学主持李公朴追悼会后,也于回家途中惨遭特务暗杀。中共中央领导人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给李、闻亲属发来唁电表示哀悼,赞扬他们为民主而不屈不挠奋斗的精神,可敬可佩。 国共和谈破裂后,中共代表团决定返回延安,民盟领导人沈钧儒等亲往梅园新村送别周恩来等。中共办事处撤离前,将南京、上海、重庆三处的房屋、财产全部委托民盟代管。民盟总部迁入南京梅园新村中共办事处工作,民盟部分领导人也进入上海马思南路中共办事处工作。 1947年1月,民盟一届二中全会在上海召开,宣布不承认“国民大会”通过的宪法,不参加改组的国民政府,同时宣布将参加“国民大会”的民社党党员清除出盟。 为了打击民主力量,国民党在全国各大城市对民盟等民主党派和民主人士进行大逮捕,几十位民盟盟员,包括杨伯恺(民盟中央委员)、于邦齐(北伐时著名的民族英雄)被捕,其中28人被关在重庆“中美合作所”里,包括《挺进报》的创办人陈然、“双枪老太婆”邓惠中(均于入盟后加入中共),他们在解放前夕均被杀害。
    1947年10月27日,国民政府内务部宣布民盟为“非法团体”,民盟总部被迫解散。沈钧儒等部分民盟中央委员秘密到达香港。 1948年1月,民盟一届三中全会在香港召开,并在香港恢复民盟总部,公开宣布与中共携手合作,为彻底摧毁国民党反动政府,实现民主、和平、独立、统一的新中国而奋斗。 各地民盟组织按照民盟一届三中全会精神与中共密切合作,参与筹建新中国。民盟港九、缅甸、印尼、马来西亚、英国、美国等地支部或小组,也在海外积极开展活动,支援国内民主斗争。 1948年9月,民盟中央常委沈钧儒、章伯钧等经中共地下组织安排,秘密离开香港,与其他民主党派领导人一起抵达哈尔滨,与中共中央代表就政协性质、任务、参加单位等问题进行协商。民盟领导人楚图南、吴晗、胡愈之等也抵达中共中央统战部所在地。民盟一些同志参与新政协的筹建工作。1949年3月,民盟总部迁至北平。 1949年6月16日,民盟总部机关报《光明日报》在北平创刊,毛泽东、朱德、周恩来题词,章伯钧任社长,胡愈之任总编。 1949年9月21日,政协一届全体会议开幕,参加会议的民盟代表是张澜、沈钧儒、章伯钧、张东荪、罗隆基、史良、周新民、楚图南、丘哲、周鲸文、费孝通、李相符、李文宜、胡愈之、辛志超、刘王立明,候补代表叶笃义、罗子为。会议选举产生了以毛泽东为主席的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民盟中央主席张澜被选为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 新中国成立后,民盟领导人担任政府重要领导职务的还有:沈钧儒任最高人民法院院长,章伯钧任交通部部长,史良任司法部部长,罗隆基为森林工业部部长,胡愈之任出版署署长,楚图南任扫盲工作委员会主任。 1949年11月,民盟一届四中全会决定以政协通过的《共同纲领》作为自己的政治纲领,积极参加人民政权工作和国家事务管理。1953年,民盟召开一届七次全会扩大会议,确定民盟以文教界为主、中上层知识分子为主,大中城市为主,巩固和发展相结合的组织发展方针。盟章中首次提出“向着社会主义前进”的口号。 1966年8月24日,民盟中央机关受到冲击。次日,民盟中央停止办公。
    1979年10月,民盟举行第四次全国代表大会。会议决定把盟的工作着重点转移到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轨道上来。 1987年,民盟通过调查,向中共中央书记处报送《关于当前知识分子情况的报告》,反映知识分子问题的紧迫性、严重性和解决问题的建议,中共中央办公厅为此复函盟中央。随后,有关部门制定了提高教师工资10%等项改善知识分子待遇的具体措施。 民盟历届中央委员会主席是:黄炎培、张澜、沈钧儒、杨明轩、史良、胡愈之、楚图南、费孝通、丁石孙、蒋树声。 民盟中央现主办有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刊物《群言》、向盟内发行的刊物《中央盟讯》。 目前,全国民盟盟员总数是15万多,其中,江苏省有1万多名盟员。

(责任编辑:zjmm)

[ 打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