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主同盟镇江市委员会简介及近年来主要业绩
中国民主同盟(简称民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爱国统一战线的组成部分,是主要由从事文化教育以及科学技术工作的中、高级知识分子组成的,具有政治联盟特点的,致力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参政党。镇江民盟自成立以来始终与中国共产党肝胆相照、风雨同舟,经受了历史的考验。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镇江民盟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共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坚持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把促进发展作为参政议政工作的第一要务,努力激发广大盟员参政议政、建言立论、献计献策的热情。盟市委积极参加中共镇江市委、市政府以及市委统战部召开的“双月座谈会”、专题协商会、情况通报会,就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反腐倡廉、科教兴市、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方面提出了意见和建议。盟市委还会同政协委员、专家学者,利用各种方式,先后就城市建设、环境保护、民营经济、教师队伍建设等开展调研活动,所形成的调研报告得到市委、市政府的肯定。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构建和谐镇江做出了应有的贡献。镇江民盟始于1952年10月,1956年5月成立民盟镇江市第一届委员会,现为民盟镇江市第十二届委员会。历届主委分别由夏佩白、李西侯、伏镇钧、滕子明、赵杰文担任,现任主委陈昆山,副主委佘其瑞、李鼎如、任一鸣(兼秘书长、驻会)、王瑞楠。民盟镇江市委下辖江苏大学委员会、江苏科技大学委员会、丹阳委员会,及镇江高专支部、镇江中学支部、镇江一中支部等39个基层组织。截止2011年12月,共有盟员734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的为461人,博士生导师13人;省人大代表1人、市人大代表2人、县(市)区人大代表7人,省政协委员2人、市政协委员26人、县(市)区政协委员24人,担任处级以上的实职干部人数为3人,市特邀(约)人次数为15名。
积极建言献策,切实履行参政党职能
镇江民盟多年来始终坚持把参政议政当作头等大事摆在首要位置,紧紧围绕党和政府的中心工作,充分发挥联系广泛、知识层次高的优势,积极建言献策,当好参谋助手。近五年来,累计报送集体提案49件,有4件提案被市政协评为优秀集体提案。盟员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始终关注民生,关心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在每年的“两会”期间积极提交各类建议、提案400余件,先后有12件提案被市政协评为优秀提案,政协民盟、教育界委员小组连续2次被评为市政协先进委员活动小组,4人被评为优秀政协委员,切实履行了一名代表、委员的参政职能。近年通过政协大会提交的许多集体提案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并予答复,2010年,在江苏省人代会上提出的《关于发展散装水泥,促进节能减排》议案,受到省人大、省政府高度重视。省人大据此制定出台《江苏省散装水泥促进条例》,自2011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在政协全会所提《加强市区交通管理的建议》提案受到市领导重视,市委书记许津荣亲自批示,要求市公安、交管部门采取积极有效措施整治市内交通,加大交通安全法规的宣传教育和管理执法力度,提高市民安全、文明出行意识。在市政协开展的“我为‘十二五’献一策”活动中,盟员政协委员积极参与,撰写的调研报告中有7篇获市政协优秀奖、16篇获鼓励奖。与此同时,为发挥民盟的人才智力优势,盟市委从2007年起连续开展“一支部一调研、一盟员一建议”活动,得到全市基层盟组织和广大盟员的积极响应,几年来,共向盟市委报送社情民意近260条,调研报告30多篇,其中《旅客列车急救管理制度亟需完善》被省政协采用;《建议火车票应加盖到站时间》、《重视发展汽车零部件再制造产业》等为江苏省民盟采用。许多调研材料被转化为盟市委的政协集体提案并受到有关职能部门的高度重视。
关注热点问题,反映现实情况,是民主党派的职责之一。镇江市民盟在平时的工作中注意抓住社会热点问题,认真开展调查研究,及时把意见和建议反映上去,并得到政府有关部门的重视和采纳。近年来,提出的许多较有价值的社情民意和信息都受到有关部门的重视。如《关于我市国有中小企业如何走出困境的几点建议》、《关于在我市设立物价听证制度的建议》、《关于乡镇医院排污问题亟待关注》、《关于我市个私经济发展的几点建议》、《关于我市社区建设的几点建议》、《关于推广应用纳米高科技技术的建议》、《严格限制城市养犬》、《关于在警务人员中推广普通话和英语的建议》、《关于建造湿地公园的建议》、《建议立法追究隐瞒事故疫情者的责任》、《关于加大执法力度,遏制室内环境污染》、《要及时、科学设置红绿灯安全标识》、《建议在人口稠密处设立无性别公厕》、《建议为援外工作人员参保人身风险险种》、《斩断摧残长江路的魔爪——300多色情小广告玷污“珍珠项链”》、《建议将镇江名吃锅盖面尽快推向全国市场》、《建议针对中小学生设立“流动图书馆”》、《建议延长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医疗服务时间》……等等,都得到市有关部门的回复并予以采纳。其中,获镇江市政协全会优秀社情民意奖的《尽快出版有新地名的镇江市地图》一文,受到时任张学东副市长的高度重视,他亲笔作了批示并责成有关部门研究解决落实,后新版镇江地图出版;在市政协《社情民意》所刊《要及时、科学设置红绿灯安全标识》,引起媒体和市公安局的高度重视,《京江晚报》记者就此和笔者作了实地调研并在报上刊文,《镇江日报》亦作了报导,市公安局作了批示并派三名警官向笔者作了说明,后交巡警大队对市一中门前的红绿灯标识作了科学的调整;《斩断摧残长江路的魔爪——300多色情小广告玷污“珍珠项链”》被市政协《社情民意》采用后,《镇江日报》刊出述评《如此恶行不能放过》,《扬子晚报》也刊出《镇江“珍珠项链”被污染 千米大理石路满目色情广告》,当即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并得以解决。2009年第78期中共镇江市委《镇江信息》刊载了所上报的“从速治理东门住宅区域环境污染问题的建议”一文,引起市政府主要领导高度关注。市长刘捍东亲自批示:请环保部门加大查处力度,尽快找出排污源,尽快治理。常务副市长陈照煌也作出批示要求加大查处力度,让排污无处藏身;在近年宣传工作中,民盟镇江市委会分获市政协好新闻奖,全市统战信息工作先进集体、全市统战宣传工作先进集体等称号。
加强组织建设,努力建设高素质参政党
镇江民盟认真贯彻民主党派组织发展座谈会纪要精神和《中国民主同盟组织发展暂行条例》,坚持“三个为主”的组织发展方针,坚持标准,确保质量,将重点放在发展骨干成员、结构性短缺人才和高素质人才上。经过近60年的发展,由最初的4位盟员发展到现在的734名。盟员主要分布于我市各大高校、教育、科技、医卫等知识分子云集的领域,也有的来自政府部门、法律、经济等行业。不断加强自身组织建设,是保持并弘扬民盟优良传统的需要,是履行好参政职能的需要,更是走多党合作可持续发展之路、构建高素质参政党的需要。近年来,镇江民盟始终把加强自身建设放在十分突出的位置,在干部培养、制度建设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探索。全市盟员中正科级以上实职干部有25人,其中副处以上实职干部18人,在政府部门担任正科级以上实职的有13人。与此同时,为确保基层组织的新老交替,盟市委按时对基层组织领导班子进行了调整和充实,共有30个基层组织进行了换届,新成立了6个基层支部(小组),进一步增强了基层组织活力。工作中,镇江民盟始终坚持党的领导,积极主动与各基层单位中共党组织经常沟通,积极协商,研究基层党盟合作的新途径,为各基层盟组织开展活动创造良好的环境。盟市委定期开展评比先进基层组织和先进盟员的活动,以促进基层的盟务活动和工作活力,使盟员的政治素质、业务素质、以及整体素质得到了进一步提升,为切实履行好参政党职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据不完全统计,截止2011年,由我市盟员主持或参与完成的科研项目,共获得国家科技发明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在国家级核心期刊发表论文近500篇,完成省部级以上科研项目过百项,获省部级以上表彰奖励逾百个,承担国家杰出青年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省科技攻关课题等近百项,申请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上百件;有1人获江苏省“五一”劳动奖章,1人获镇江市人民奖章;已故盟员景荣春教授被评选为镇江市第三届“大爱之星”。全市有1个基层支部和3名盟员被盟中央授予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称号;9个盟组织和10名盟员被盟省委评为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27个盟组织和146名盟员被盟市委评为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
热心社会服务,树立民盟良好形象
多年来,镇江民盟倡导和发动广大盟员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积极为社会多做好事、做实事。先后参加了向苏北贫困地区失学女童献爱心的捐款助学活动,向弃残婴儿献爱心行动,为印度洋海啸灾民的募捐行动,为希望工程、国家中西部地区、市特困企业、福利院等的捐款活动;近五年来,盟市委向省未管所选派专家、教授40人(次),举办各类讲座40场,现场听课人数近7000人(次),收看讲座录像人数20000多人(次),受到了监所干警、家长及失足少年的普遍欢迎和好评。系列帮教活动受到盟中央和盟省委的高度肯定,在全省民盟帮教工作会议上作了专题介绍,中央《团结报》记者专程到镇对镇江民盟的监所帮教工作进行专访报道。为此,盟省委授予盟市委“进监帮教工作先进集体”,长期参与帮教活动的教育直属支部被授予“社会服务工作先进基层组织”,卞新国教授被授予“社会服务工作先进个人”。现在,监所帮教工作已成为镇江民盟社会服务工作的一大特色品牌。
近年来,镇江民盟按照中共镇江市委“全面达小康,建设新镇江”和省盟“为建设全面小康社会提供服务”的要求,充分发挥盟内智力密集,联系面广的优势,通过实施一系列服务经济建设、服务镇江发展的措施,提升了社会服务的层次,培育了广大盟员参政为民的积极性。在申报参加民盟省委组织的“民盟江苏省社会服务志愿者”活动中,广大盟员怀着对社会服务及公益事业的热忱,突破年龄、是否在职等条件的限制,短时间内即有40名盟员填写了志愿者申报书。盟市委下属的两所学校一直致力于社会办学事业,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人才,为我市地方经济建设做出了贡献。面对办学压力不等不靠,想方设法拓宽办学渠道,吸纳生源,持续在我市社会力量办学中占有一席之地。2008年5.12汶川特大地震发生以后,镇江民盟响应民盟中央、民盟江苏省委号召,在第一时间向全市各级民盟组织发出抗震救灾通知和捐款倡议书,盟组织和广大盟员积极主动开展了多种形式的抗震救灾、支援灾区活动。据不完全统计,全市盟员和各级盟组织向灾区捐款捐物达6.8 万元人民币,青海玉树发生强烈地震,我市盟员又一次积极支援灾区抗震救灾,捐款达3.64万元,表现了广大盟员心系灾区、胸怀大爱的片片真情。2011年,盟市委充分发挥民盟智力优势,组织农林专家赴全市统战系统“同心”工程帮扶实验基地---句容袁相村开展农业人才培养、养殖培训等智力帮困、科技支农工作,开展结对帮扶活动,并在经济上资助该村4户贫困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