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加入收藏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盟员风采 >

季羡林:“请把我头上的国学大师桂冠摘下来”

时间:2007-02-27 16:47 来源:  作者:zjmm  点击:


      《病榻杂记》出版讲述三年来住院经历——
今年95岁高龄的季羡林先生住院已有三年。三年来,他的健康和生活牵动着千万读者的心。在本周即将面市的新著《病榻杂记》中,季老首次通过杂文这种形式,讲述自己在301医院的近况。
    “季老现在腿脚有点不便,所以以轮椅代步,但他目前病情比较稳定,而且心态非常乐观。”新世界出版社副总编辑张海鸥告诉记者,从2003年起,季老开始“三进宫”,有一段时间因为皮肤癌,手上脚上起小水泡,但他却以一种调侃的方式来描写疾病的顽固,说小水泡是“戳穿了一个,站起来两个”。她说,三年来,照先生的话说,虽然身体有了毛病,但脑袋还是“难得糊涂”,即使躺在病床上,也一直是打腹稿。“这次拿到他的手稿一看,我们每一个人都非常感动,手稿是先生亲笔在稿纸上写的,一格一字,非常认真清楚。”
      据了解,《病榻杂记》收录了季羡林先生自2001年以来,特别是自2003年住院至今撰写的90多篇文章,计20多万字。大部分是首次公开发表,其中季老叙述自己近年住院情况的内容,更是首次披露。
      也曾考虑过封笔,但做过一次脑部体检后,封笔的想法没了
      已到耄耋之年的季老先生在病榻上依然坚持写作,《病榻杂记》的大部分文章都是先生在病榻上写的。在《病房里的日常生活》这一小节中,他如实地写道:“我活了九十多岁,平生播迁颇多,适应环境的能力因而也颇强。不管多么陌生的环境,我几乎立刻就能适应。现在住进了病房,就好像到了家一样……几十年形成的习惯,走到哪里也改不掉。我每天照例四点多起床,起来立即坐下来写东西。在进院初,当手足上的丑类还飞扬跋扈的时候,我也没有停下。我的手没有问题,脑袋没有问题。只要脑袋没问题,文章就能写。”他说,他从来没有把脑袋投闲置散,到了医院,转动的频率似乎更强了。
      他说自己也曾考虑过封笔问题,但是,他做过一次脑部体检,“小毛病有点儿,大毛病没有,在这样的情况下,封笔的想法竟然还在脑筋里蠢蠢欲动,岂不笑话。”
        怕给大夫找麻烦“讳疾忌医”
在《病榻杂记》里,季老先生还介绍了自己生病的经过和治病的历程,并讲述了自己在医院的生活。然而,让人匪夷所思的是,别人住院都希望借机把身上的各种病都治治好,可他却怕给大夫找麻烦,耽误别人的治疗,干脆接受“教训”,讳疾忌医,争取相安无事。
他写的《三进宫》文中有这样一段:“我已经九十二岁了。全身部件都已老化,这里有点酸,那里有点痛,可以说是正常的。有时候我漫不经心地披露出一点来,然而说者无心,听者有意,这瞒不了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的三位主治大夫。有一天,我偶尔谈到,我的牙在口腔内常常咬右边的腮帮子,到了医院以后,并没有专门去治,不知怎样一来,反而好了,不咬了。正如上面所说的,言者无心,听者有意。不知是哪一位大夫听到了‘牙’字,认为我的牙有点问题,立即安排轮椅,把我送到牙科主任大夫的手术室中。那一位女大夫仔仔细细检查了我的牙齿,并立即进行补治……又有一次我谈到便秘和外痔,不到一个小时,就来了一位泌尿科的大夫,给我检查有关的部位。所有这一切都让我既感动又不安。从此以后,我学得乖了一点,我决不再说身上这里痛那里酸。大夫和病人从此相安无事。”
      病中的季老先生还不乏幽默感,他写了一篇《我的美人观》,来讲述自己如何看待美人。他说:“我认为美人之所以被称为美人,必然有其异于非美人者,但是她们也只具有五官四肢,造物者并没有给她们多添上一官一肢,也没有挪动官肢的位置,只是在原有的排列上卖弄了一点手法,使这个排列显得更匀称更和谐,更能赏心悦目。”
      力辞“国学大师”桂冠
      由于博古今汇东西,才情纵横近一个世纪,季羡林先生常常被人冠以“国学大师”、“学术界泰斗”、“国宝”等称号,但季老先生本人并不接受这些灿烂辉煌的帽子,在病榻上,他撰文昭告天下:希望能把“国学大师”、“学术界泰斗”、“国宝”这三顶别人加在他脑袋上的桂冠统统摘下来。
      “说到国学基础,我从小就读经书、古文、诗词,对一些重要的经典著作有所涉猎,但我对哪一部古典,哪一个作家都没有下过死工夫,因为我从来没想过成为一个国学家,后来专攻其他的学术,浸淫其中,乐不可支,除了尚能背诵几首诗词和几十篇古文外,除了尚能在最大的宏观上谈一些与国学有关的自谓是大而有当的问题,比如天人合一外,自己的国学知识并没有增加。环顾左右,朋友中国学基础胜于自己者大有人在。”季羡林先生在书中说,“在这种情况下,我竟独占‘国学大师’的尊号,岂不折煞老身。”
他谦称自己连“国学小师”都不够,遑论“大师”了。为此,“特昭示天下,请从我头顶上把‘国学大师’的桂冠摘下来。”
      出于对溢美之词的“惧怕”,季老说别人写他的文章他是基本上不读的,现在因长居病房,长昼无聊,除了照样舞文弄墨之外,也常考虑一些与自己的学术研究有关的问题,“凭自己那一点自知之明考虑自己学术上有否‘功业’,尽量保持客观态度”。
摘掉三顶“帽子”的季羡林先生戏称自己只是一个“杂家”,“样样通,样样松”。
短短几个月时间里,四十余家出版社竞争这部稿子。
      《病榻杂记》是季羡林先生笔耕六年,再次推出的新著。据了解,早在创意写作阶段,该书就已吸引了海内外众多出版机构的极大关注,数年间先后有26家出版单位向季羡林教授约稿;特别是在今年8月,温家宝总理看望季老时,关切地询问该书的写作情况之后,短短几个月时间里,竟出现了四十余家出版社竞争这部稿子的情况。
      记者了解到,现在市面上虽然出现众多打着季羡林旗号的书,但实际上,只有新世界出版社推出的这本《病榻杂记》和《皓首学术随笔》之《季羡林卷》等不多的几种是经过老先生本人同意的。据悉,《病榻杂记》将在内地和香港同步推出。
                                                                                   
转载自《北京青年报》

(责任编辑:admin)

[ 打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