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开展群众性爱国主义教育活动,迎接新中国成立60周年,江苏省委宣传部、省委组织部、省委党史工办等13个部门单位联合组织开展评选“5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江苏英雄模范人物和5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江苏人物”活动。在群众广泛推荐提名基础上公布的75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江苏英雄模范人物”候选人和75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江苏人物”候选人中,分别有3位和1位中国民主同盟盟员入选。他们是: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江苏英雄模范人物”候选人李公朴、柳亚子、陶行知;“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江苏人物”候选人戴安邦。
李公朴(1900-1946)男,汉族,江苏常州人,中国民主同盟盟员。
李公朴1924年入沪江大学。1925年参加五卅运动,同年加入中国国民党。1926年赴广州参加北伐军,在国民革命军东路军前敌总指挥部政治部工作。大革命失败后赴美留学,1930年回国。九一八事变后,从事抗日救亡运动和群众文化教育工作。1934年参与创办《读书生活》半月刊。1936年上海各界救国联合会和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成立,均当选为执行委员。同年11月,与沈钧儒、邹韬奋等7人在上海被国民党当局逮捕,即轰动全国的“七君子事件”。出狱后,继续从事抗日救亡活动,在武汉参与合编《全民抗战》杂志,宣传抗日救国。武汉沦陷后,曾到延安参观访问,并组织抗战建国教学团到晋察冀、晋冀鲁豫边区参观。1940年底移居昆明,创办北门书屋和北门出版社,出版、销售进步文艺书刊,宣传抗日救国和民主进步思想。1944年中国民主同盟在昆明成立云南支部,当选为执行委员。1945年10月当选民盟中央执行委员。1946年2月10日,重庆各界举行庆祝政协成立大会,被推为五人主席团成员。因反对国民党的独裁、内战政策,同年7月11日晚被国民党特务暗杀。
柳亚子(1887---1958)男,汉族,江苏吴江人,中国民主同盟盟员。
柳亚子1906年在上海加入光复会、同盟会。1909年与陈去病、高旭等创办“南社”。民国时曾任孙中山总统府秘书、中国国民党中央监察委员、上海通志馆馆长。1923年12月,他加入改组后的中国国民党,先后担任国民党吴江县党部执委会常委、江苏省党部执委、中国国民党中央监察委员。1926年1月,赴广州出席国民党第二次代表大会;6月出席国民党二届二中全会,反对蒋介石提出的“整理党务案”,并中途退会。1927年5月,遭国民党右派军警搜捕,出走日本。翌年返回上海,继续从事反蒋活动。1941年因谴责皖南事变,拒绝参加国民党中央全会,被开除党籍。但一直与宋庆龄、何香凝等从事抗日民主活动,曾任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中央常务委员兼监察委员会主席、三民主义同志联合会中央常务理事、中国民主同盟中央执行委员。1949年出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解放后,他历任中央人民政府委员、华东行政委员会副主席、中央文史馆副馆长等职,是第一届全国人大常务委员。
陶行知(1891-1946)男,汉族,安徽歙县人,中国民主同盟盟员。
陶行知1914年毕业于金陵大学,后赴美留学。1917年回国,历任南京高等师范学校教授、教务主任等,推行平民教育。五四运动后,从事平民教育运动,在南京创办晓庄师范,还先后创办了“山海工学团”、“劳工幼儿团”;首创“小先生制”,成立“中国普及教育助成会”,开展“即知即传”的普及教育运动。1934年主编《生活教育》半月刊。九一八事变后,积极从事抗日救亡运动。1936年,当选为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执行委员和常务委员。7月,受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的委托,担任国民外交使节,出访欧、美、亚、非28个国家和地区,出席“世界和平大会”、“世界新教育会议”第七次年会、“世界青年大会”、“世界反侵略大会”,当选为世界和平大会中国执行委员。1945年,当选为中国民主同盟中央常委兼教育委员会主任委员。1946年1月,在重庆创办社会大学,推行民主教育。抗日战争胜利后回到上海,立即投入反独裁、争民主、反内战、争和平的斗争。1946年7月25日因病在上海逝世,享年55岁。
戴安邦(1901-1999)男,汉族,江苏丹徒人,中共党员、民盟盟员。生前系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南京大学教授。中国杰出的无机化学家和教育家,中国配位化学的奠基者。
戴安邦1924年毕业于金陵大学化学系并留校任教。1928年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学习,1929年和1931年分别获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他长期从事无机化学和配位化学的研究工作,是中国最早进行配位化学研究的学者之一,他任教的南京大学已成为我国配位化学研究和人才培养的基地。自1932年发表了“氧化铝水溶胶的本质”的博士论文以后,他对硅、铬、钨、钼、铀、钍、铝、铁等元素的多核配合物化学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其中与协作者共同提出的固氮催化剂的七铁原子簇活性中心结构模型和关于氢活化的机理及氨合成的动力学方面的研究,获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奖。关于“硅酸聚合作用理论”的研究,获1980年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他致力于化学教育和科学研究70年,培育了中国几代人才。他对启发式教学和全面的化学教育有精辟的见解并身体力行,影响深远。他一贯从实际出发选择研究课题,同时,进行实际问题中基础理论的研究,把解决实际问题、发展学科和培养人才三者有机结合为一体,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