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加入收藏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参政议政 >

减负增效,家长应该也可以尽一份责任

时间:2009-12-03 11:22 来源:  作者:zjmm  点击:


巫庆荣
    “减负增效”是一个老话题,天天在谈减负,可总不见多大成效。难道限制作业量、限制作息时间就真正能实现减负了,我认为答案是否定的——因为这是治标不治本的行为。所谓“负担”就是在没有兴趣、没有需要的前提下要求去做的任何事情都是负担。事实上是,对有些学生布置再少的作业,他都不可能完成,因为他不会。而不会的原因是长期对学习没有兴趣,不会学习也不愿意学习。
    减负的根本出路在于呼吁社会、呼吁家庭、呼吁教师,像对待抓成绩一样甚至要超过抓成绩一样,来对待学生的习惯养成、情商开发、做事的兴趣、身心健康,把学生的发展引领到内需上来、引领到将来要承担的责任上来,发现成功、引领成功、利用成功,以期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关注学生的内需,时时刻刻引领学生、提醒学生为自己的将来负责,善于转换不同的角度去欣赏学生,激励成功。当学生的学成为学生的需要和兴趣时,学才有主动,学才有兴趣,再加上教师的科学的教育教学设计,减负才能落到实处。
    减负了,规范办学行为了,双休日不再补课了。学生在家的时间相对延长,如何配合学校,加强对孩子的管理,引导孩子自觉学习、主动学习,自然而然地,家长多了一份责任。减负增效,家长无疑也应该尽一份责任。我认为,家长应该注意做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要对“减负增效”有正确的认识
    首先家长要树立“学习不是孩子和老师的事,家长也担负着一定的责任”的思想。教育好下一代,是全社会都应该来关心的事。更不能简单认为:减负是减了老师和学校的负,加了家庭和家长的负。
    可以说,“减负增效”既要减学生的负,也要减教师的负。
    “减负增效”我个人认为,对学生而言,是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而减轻过重课业负担的目标应该是解放学生,把时间、空间、健康还给学生,让他们发展兴趣和特长,享受幸福的成长过程。
    要真正实现“减负增效”必须解放教师,要减根据考试成绩和成绩排名来对教师(乃至学校)形成的心理上的压力和精神上的焦虑。从而使其在教育教学中更好地发挥创新精神和创造活力,更进一步地关注学生,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要正确处理工作、生活与教育子女的关系
    有些家长认为教育孩子是学校的事,这种观念是片面的。作为家长理应抽出一定的时间,来教育孩子;而不仅仅是努力挣钱,交学费、买教辅用书等等。家长要正确处理工作与教育子女的关系,不能借工作忙、职场累诸多理由,忽略对孩子进行教育、管理的义务(当然亦是权利)。
◇“学校不补了等于把孩子推给了家长,家长怎么办,只能让孩子到社会培训机构去补习,或者请家教,不仅大人不放心,而且还会大大增加家庭的负担。”——孩子必须要请“家教”吗?离开了教师和家长就不会学习的孩子,培养学习能力特别是自学能力应该是关键!
◇“孩子暑假不补课能到哪里去,大人都要上班,管也管不住,我想我儿子肯定会溜到网吧去,与其这样,不如让他去上辅导班。”——如果想管也管不住,说明家庭教育已经出现一些问题。要查找原因,多与孩子沟通、交流,帮助孩子树立理想,增强责任意识,培养、提高自律能力。
◇“每天早上7点就从家里出发,到晚上10点才能回家,实在很累。最近连晚自习都不上了,太好了。家里已经帮我找好了语数外的家教,即使学校不补,我也得出去上课(家教),毕竟我还得高考。”——有了目标,学习才会有动力。要帮助孩子端正学习态度,明确学习目的。没有航向的小船也许只会随波逐流。
    三、为“减负增效”尽一份责任,做一些具体事务
    “减负令”最实在的举措就是控制了孩子们在校的学习时间。“这对拼时间、死揪学生的学校来说将丧失核心竞争力。” 减负没有要求把应该由教师来完成的教学任务,转嫁到家长身上,家长不可能也没有足够的时间、精力、能力来完成这一任务。
    (1)帮助孩子合理安排时间
    “减负”后,孩子在家里的时间增多,如果不帮助孩子合理计划时间,容易让孩子养成浪费时间、做事情效率低下的不良习惯。所以家长可以尝试采用与孩子一起设计“时间表”的方法帮助孩子学会管理时间,即在充分尊重孩子合理要求和需要的基础上,按照学习、用餐、休闲、睡眠、机动等几部分对孩子的日常家庭生活加以计划,帮助孩子列一张时间安排表。
    (2)主动与孩子共处、做朋友
    安排与孩子共处的时间,可以承担起用教育影响孩子的责任。父母不管再忙,每天都应该要抽出一段时间,与孩子一起活动,比如打球、下棋、阅读、猜谜、散步、谈心,这样既融洽父子和母子关系,也可以在与孩子的交流中了解他的想法,并对他进行引导。
    (3)督促孩子按计划学习、活动和休息
    在减负时,家长应该督促学生按质按量地完成每一次作业,并且不定期考查学生学习的成效;还应该关注孩子的剩余时间是怎样安排的,提出指导性意见,让计划更合理、完善。
    除督促孩子完成学习外,还应督导孩子活动、休息等。
     (4)加强与课任教师,特别是班主任的联系
    不管有无问题都应该与学校、老师保持一定的联系。如果有针对性的问题更要积极地和老师取得联系,共同研究、共同配合、形成合力解决问题。
    (5)做好孩子的后勤保障
    (6)后勤保障不能狭隘地理解为满足孩子的物质需求。很多家长宁愿自己在生活上苦一点,也不愿孩子为自己分担一点生活上的负担,而在学习上,却从不考虑子女的心理承受力,不考虑子女的实际情况,不断在心理上给他们加压。后勤保障还应该有心理上的“保障”:遇到挫折和困难时,及时给予精神上的鼓励;出现骄傲自满情绪时,适当地“敲边鼓”等。
(作者系镇江第二中学办公室副主任、中学高级教师、区人大代表、民盟二中支部主委)

(责任编辑:admin)

[ 打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