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加入收藏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参政议政 >

把准素质教育 提升教育内涵

时间:2009-12-03 11:10 来源:  作者:zjmm  点击:


陈桢康
 
    什么是教育的内涵?我们不妨先回顾一下近期发生的与教育相关的几组事件:
    第一组,高考作弊事件:从罗彩霞被冒名顶替上大学事件,到浙江航模加分事件,到吉林松原的高考舞弊事件,再到重庆31名考生民族身份造假事件。
    频频爆出的高考舞弊案,说明高考的公正性已经受到很大质疑。十年文革,十年荒废。1979年,百废待兴,迫切需要人才。高考制度的恢复,无疑为社会带来了新的气息与光明,很长时期内高考制度充分发挥了从文化素质角度选拔人才的作用,行使着自己的历史使命。然而30年来,社会、思想、社会、观念都在与时俱进的今天,人才难道只需要文化素质吗?有了高分,就一定高能吗?耶鲁大学管理学院金融学终身教授陈志武认为:教育体制使中国只能从事制造业!高考制度改革势在必行。传统应试教育应逐渐被取代。被谁取代?我们不妨再回顾一下第二组事件:
    第二组,道德缺失事件:近期,先有杭州富家子胡斌闹市飙车案,再有副县长女儿率众打同学事件;“富二代”频繁出问题,不是蛮横,就是暴戾。在媒体通讯发达的时代,一些非富即贵者的暴力行径也经常进入我们的视线:上海一阔少将前来制止其违章停车的保安殴打致死,其妻扬言“大不了赔几个钱”;南京一包工头在闹市区醉酒驾车狂飙,造成5死4伤的惨剧,车主表示“不就是赔钱嘛,我有的是钱”。现在代表社会大多数的平民子女也开始“动手不动口”,迷信拳脚暴力为解决问题的唯一通道:有北大贫困学生抢银行事件,有重庆父女“小贩也疯狂”,女儿抽打环卫女工,父亲不阻止反道“打得好”;还有体校学生因口角杀死同学,留守儿童为筹钱买MP4杀死同村2名小学生等等。“草根暴力”的出现让我们看到了整个社会的文明底线已经岌岌可危了。
    网友质疑:中国的教育到底教了什么?网友呼唤:道德补课!难道这个社会缺失的仅仅是道德吗?我认为:这个社会更需要的是尊重、是宽容、是同情心、是诚信、是自强不息……教育缺失的其实是作为一个社会公民的基本素质的培养。而素质教育是以提高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所以我想表达的第一个观点是,中国教育要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就必须坚持素质教育!
    什么才是素质教育?素质教育的正式提出已有较长一顿时间的历史,在各大媒体上也可谓屡见不鲜、耳熟能详了。家长、学校、专家对“素质教育”都有着各自的理解:
    家长认为:素质教育就是报奥数、学牛津英语、上作文速成提高班,当然,能弹弹琴,跳跳舞,有一点艺术气质也不错。看:我的孩子参加“英语风采大赛”了!
    学校认为:开一些素质培训班就好,弹钢琴、学书法、唱京剧、跳拉丁舞、画国画等等。体艺都要涉及。最好是将一些表演性强的项目作为学校的特色。瞧:我校学生的京剧表演走上了中央电视台,下一步计划是走向国际舞台!
    权威认为:关于素质教育的含义,国家教委《关于当前积极推进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若干意见》中作了明确解释:“素质教育是以提高民族素质为宗旨的教育。它是依据《教育法》规定的国家教育方针,着眼于受教育者及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以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宗旨,以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态度、能力、促进他们在德智体等方面生动、活泼、主动地发展为基本特征的教育。”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每个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龙是凤,最好能带有点艺术气质的龙和凤。无疑,家长的素质观是一种成才的素质观。而学校的素质教育,无论是开班,还是表演特色,都带有很强的功利性,他不能面向全体学生,基本上是一种“精英教育”。
    权威素质教育观的核心是注重“两全”,即面向全体,全面发展。我以为这是一种以人为本的教育,这种教育应该是注重成人和成才的教育。“面向全体”的本质是一种大众教育,是一种共性教育。生活在社会环境中的每一个自然人,都应该接受安全教育、心理教育、健康教育、理想教育、价值教育、法律教育等,从而使每一位学生具备社会人的基本素质,即促使学生成人。这种教育对学生的一生都将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四川安县桑枣中学叶志平校长平时注重安全疏散演习,在5.12大地震中仅用了1分36秒就使2300多名师生安全撤离,无一伤亡。这就是面向全体的一种素质教育。而“全面发展”的本质则是一种个性教育,一种“精英教育”。天生我材必有用。他尽力让每个人都找到自己成才的优秀素质,这种“全面发展”应是受教育的全体在德智体美劳各方面的全面发展,是每一个个体在某一方面的可持续性发展,即成才。这样的个案俯拾皆是:超级女生、快乐男生的舞台,偏科发展却能被复旦大学特招的怪才韩寒,能熟练使用甲骨文、金文、小篆等字体写作的重庆考生高考分数在线下也能被认可,至于体育特长生的舞台就更为宽广了。
    爱因斯坦在他的教育论著中曾经表达过这样的观点:一个人如果把他在学校里所学的东西全部忘掉,那么剩下的就是教育。这是一种新的教育观。“剩下的”应该就是素质教育所留下的!
    实施素质教育,把准素质教育的内涵是关键,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方向,贯彻《江苏省中小学生管理规范》是保证。那么镇江市执行《管理规范》的情况又如何呢?
    今年上半年,省“管理规范”督察组来到镇江检查。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毋庸讳言,在“管理规范”上,镇江教育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正如“焦点访谈”中所暴露的:如执行两套课表、在校时间延长、小学科被侵占、活动时间不足等。这些问题都是应试教育遗留的弊病。同时,我们也很欣喜地看到镇江素质教育在变化:①部分学校正在向品牌学校、特色校园过渡。仅以润州教育为例:中华路小学的绿色教育和诗歌教育、桃园小学的京剧、七里甸中心校的少年军校、实验学校的乒乓球和双语教学、新迁址的魅力之城分校的路队建设等,无不彰显着德育为首、健康第一的理念。②公办学校开始分片区招生工作,以及升学过程中重点中学名额的分配,有助于实现教育公平。③各项改变思想理念、工作作风的讲座、培训也多次举行。如今年7月份市教育局举办的连续三场提高校长管理素质的全国名校长讲座;8月份镇江电视台“热点关注”:减负增效,镇江教育在行动!
    应试教育必改,素质教育必行。在国家教育部的倡议下,江苏已经率先竖起了教育改革的大旗。①江苏高考新方案“3+学业水平测试+综合素质评价”, 首次把学生的素质评价引入到高考中,通过高考引导学生在基础教育阶段要注重德、智、体、美全面发展。②上学年省教育督导团在全省各地进行《管理规范》“挑刺”行动。③今年暑假全省中小学生一律停止补课。④2009年7月27日,江苏教育厅长沈健面对媒体表示:决心走出“应试教育”的泥潭……
    一着领先,着着领先。江苏的素质教育要走在全国的前面,镇江的素质教育要力争走在江苏的前面。在这场自上而下的素质教育改革中,镇江教育要想走在改革浪潮的前面,教育部门、学校、家长、社会必须上下同心,齐心协力,在把准素质教育的基础上,不断推动素质教育的发展,提升素质教育的内涵。在推动素质教育方面,镇江教育还可以做些什么呢?我认为有:
    1.要提升基础教育内涵,必须建立一套新的评价体系,以此作为行动引领。《中国经济周刊》记者问:在实行应试教育情况下,升学率成为学校好与不好的评价标准。那么,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判断学校优劣的标准是什么?省教育厅厅长沈健回答:相对于应试教育下的升学率标准来说,素质教育的评价标准要复杂得多,如何做到科学合理、切实可行,至关重要。目前,我们正在集中力量建立全新的评价体系,建立督导评价标准。——沈厅长的回答使我们有理由相信,有此“标准”,学校办学行为将更加更加规范。市局、区局在此“标准”基础上,可根据地方实情不断完善,使之实效性更强;并结合各种方式不断进行“挑刺”,督促落实。
    2.要提升基础教育内涵,必须使学校、家庭、社会的教育理念形成一致,因为理念是行动的先导。素质教育最大的困惑是家长的心态,最大的期望是得到全社会的支持。有些家长提出,“如果你不能承诺让我的孩子进入名牌大学,我们很难赞成素质教育。”一方面,家长迫切希望学校给孩子减负;另一方面,家长也迫切希望自己的孩子成龙成凤。家长的这种矛盾心态在选择外国语、江南等民办学校时表现得尤为突出。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心情可以理解,但什么是“龙”、什么是“凤”值得探讨。我们可以利用报纸、网络、家长座谈会等方式,引导社会、家长广泛地开展新的人才观、质量观的素质教育大讨论。
    3.要提升基础教育内涵,必须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教师团队。教师团队的素质,直接影响素质教育的质量。首先,我们必须从待遇满足、专业发展、关系和谐三个方面提升教师的幸福感,教育神圣,使教师珍视教育工作。其次,要求广大教师除要具有合格教师必备的基本条件外,还必须具备以下素质:①全面育人的思想素质;②复合的专业知识和智慧;③参与发展和研究的意识能力。建立这样一支高素质的团队,一是必须对原有教师加大培训力度,实现教育思想的转变,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树立正确的教育观、教学观,质量观、人才观,学生观、师生观;二是不断吸收优秀的教育人才,为团队补充新鲜血液。
    4.要提升基础教育内涵,必须实现教育公平,取消义务教育阶段民办改制学校。得民心者得教育。在“My0511教师之家”中,我们可以看到这样的帖子,摘录如下:①透过现象瞧本质:2009年镇江假民办学校“火爆”的背后是,镇江市公办学校的式微,镇江市区公办学校的广大教育工作者要思考,这是为什么?为什么今年外国语、江南能超越镇江市区所有的公办学校?-----②镇江教育究竟为什么服务?教育布局调整之后,又试问:镇江市区还有哪一家义务教育的公办学校,可以和镇江市区假民办学校相抗衡的?我们可以想见未来的3—5年镇江市区的所有公办义务教育初中学校会不会整体倒下?------社会质疑、教师不满。毋庸置疑,假民办有失人心,损害了教育公平,也损害了教育内涵。
    5.要提升基础教育内涵,还必须建立一套新的课程体系,实施真正的“减负”。基础教育要走减负增效的素质教育发展之路。“不要考100分!”已故数学家陈省身先生的这句话是对分数至上的应试教育的一次忧心忡忡的反思,是关于教育对基础知识细枝末节的纠缠而忽视学生全面发展的一个深刻批判。为了高分,学生把精力都投入到那些所谓“有用”的学科上,倾其所有,精益求精。本来轻轻松松就可以得到90分的,却为了出人头地,不得不牺牲一切,努力得到剩下的那10分。为此,他们被迫在“没用”的名义下,放弃了另外的一个又一个原本可以轻轻松松得到的90分。孩子的聪明才智全耗在这儿,培养出来的却是一个个人格残缺的考试机器。“减负”是为了“增效”。增效的有效途径则是建立一套切实可行的课程体系,建设和丰富地方特色课程和校本研究课程。
把准素质教育,挖掘教育新内涵,走可持续性发展道路。一切都在摸索中前进。理解不尽之处,表达不妥之处,还望各位海涵,并予以批评指正。
最后,愿素质教育之花在镇江教育这块园地里,春色满园关不住;在内涵式发展的道路上,一枝独秀香飘远!谢谢!
(作者系润州区教育局副局长、市政协委员、民盟润州支部主委)

(责任编辑:admin)

[ 打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