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加入收藏
您的当前位置:主页 > 参政议政 >

加强我市信息服务业基地建设的建议

时间:2009-01-21 13:48 来源:  作者:zjmm  点击:


市政协六届二次大会集体提案
民盟镇江市委员会
2008年12月28日
      服务业尤其是信息服务业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新热点,我省及我市对这项工作高度重视,各级党委和政府出台了扶持政策,大力发展服务业。由于发展服务业特别是发展高科技背景下的信息服务业,是一个全新的课题,为了使我市能在发展信息服务业中占得先机,加快我市产业结构的调整,我们对软件产业发展进行了调研,并提出了一些设想。
      一、外地的成功经验
    (一)领导高度重视。
考察的几个城市的软件产业都得到了主要领导的高度重视,软件产业几乎成了“书记工程”、“市长工程”,由此,各部门通力合作、齐抓共管,产业发展的氛围非常好。
    (二)政府投入大,引导得力。
南京市软件专项资金每年1亿元,从今年开始,连续三年每年投入10亿元支持软件产业的发展。无锡市每年也有3000万元的专项资金。扬州市自从列入全国信息化试点城市之后,在信息化、信息产业方面的投入也是数字可观,近两年投入1亿元,仅“中国声谷”的投入就将达到50亿元。
    (三)重视软环境建设。
考察的各地都非常重视软环境建设,真正做到了亲商、敬商、扶商、富商和专业化、人性化的保姆式服务。如:无锡市税务部门对按规定可以减免税收的企业,主动上门服务;特殊情况的企业提出申请,可以缓征税收。
    (四)重视园区和平台等载体建设。
南京市:两园多基地
两园:江苏软件园、南京软件园
      江苏软件园:总销售200亿元,软件销售100亿元,设有城中园和徐庄、江宁吉山两个基地;
      南京软件园:规划面积3.58平方公里,入园企业315家,软件销售108亿元;
多基地:雨花、玄武、鼓楼、江宁、浦口等五个软件产业基地;
      鼓楼软件产业基地:研发面积达100万平方米,以软件为主的科技企业达1000家,软件从业人数达5万人。到2010年,软件产业营业额突破200亿元,其中外包出口10亿美元。
无锡市:
      已建成包括公共测试中心、公共数据中心、公共实验室、业务解决方案中心、企业交易平台和业务投诉平台等在内的服务外包公共服务平台。
江苏省:
      江苏省信息产业厅提出打造“江苏虚拟软件园”,整合各园区的平台资源,实现省内平台资源共享。
    (五)重视人才的培养和引进。
      南京市有南京大学软件学院和东南大学软件学院两所国家级的软件学院、近20所高级职业技术学院和20多所软件学校进行各类软件人才的培养,印度萨蒂扬公司建立了5000人规模的培训中心。
      无锡市先后出台了关于人才培养与引进的“530计划”(5年内引进30名领军型海归创业人才),和“123计划”(到2010年国际软件外包和软件出口企业100家,每家企业从业人数2000名,每家企业年出口3000万美元)。政策相当优惠,例如,对持有中国护照自费购买商品房、经济适用房的博士后和博士、硕士(在海外取得硕士学位后从事相关专业关注3年以上)的留学人才,由市人才发展基金分别给予30万元、15万元的购房补贴。
      二、我市软件产业的发展现状
    (一)总体情况
      目前,全市从事软件研发、生产、销售、咨询、培训的软件类企业近百家,截止到今年6月,通过认定的软件企业19家,通过登记的软件产品58个,通过系统集成三、四级资质认证的企业5家,通过CMMI三级认证的企业12家。
近几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与大力支持下,我市的软件产业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到2007年,软件产业年销售收入20亿元,是2001年信息产业局成立之初的50倍。在全省位居宁、苏、锡、常之后,列全省第五位,和苏南其它几市共同处于全省的第一集团,比排名第六的南通多近17亿元。
      我市软件产业发展主要呈现出四个特点:一是特色化、专业化成为我市软件产业发展的主导,形成了一批以恒宝智能IC卡、“金钛任务流”、船舶制造业设计、管理及应用软件为代表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软件产品。二是品牌效应初步形成。先后出现了恒宝、金钛、金舟、亿华、万佳、科茂、资深等一批在各自行业内具有一定影响力的品牌产品。三是产业覆盖面较广。我市软件产品的研发涵盖了汽车电子、船舶制造、电力、医疗、仪器仪表、通信、金融、动漫游戏等多个行业。四是嵌入式软件占主导地位。我市软件产业收入中,嵌入式软件占69%。
    (二)存在的问题
      虽然近几年我市软件产业有了较快的发展,产业规模和镇江身处苏南的地位还不能称得上基本相符,但是和苏南其它几市特别是南京、苏州相比还有较大差距,有很多不利因素制约着我市软件产业的进一步发展壮大,主要表现在:
   1、市本级主导地位不明显。软件产业约有一半集中在扬中和丹阳,20亿元的销售收入中市本级只有9亿多,约占47%,一旦按照“省管县”的原则进行归口统计,镇江将面临尴尬的局面。
  2、载体建设滞后。软件园一期1.8万平方米已驻满,没有进一步发展的空间。缺少公共开发、公共测试等公共技术服务平台的支撑。咨询、认证、培训等中介服务机构不够健全。
  3、扶持软件产业发展的政策还不能完全落实到位。比如,按照国家有关文件的精神,经过认定的软件企业缴纳17%的增值税,其中实际税负超过3%的部分应即征即退,企业所得税享受“两免三减半”,但这些优惠政策在我市执行过程中存在着相当的难度。市本级落实情况尚可,辖市落实较差。
  4、鼓励软件产业发展的扶持资金的规模还太小,苏南其它城市的扶持资金至少2500万元,并且还在逐年增加,而我市目前只有130万元。
  5、软件产业发展所需要的人才资源匮乏。一是高端的领军人才严重缺乏。二是我市高校培养的软件专业大学生80%-90%流失外地,即使留下来的,一旦时机成熟也会另谋高就,造成中层的软件工程师流失严重。另外,由于我市职业技术教育和社会培训机构数量、规模不够,使得“软件蓝领”的供应也远远不能满足软件业加速发展的需求。目前我市软件产业的从业人员约有7200人,按照南京市去年人均30万元的年产出计算,我们要实现100万元的目标,至少还需要25000名从业人员。
   6、软件出口和外包尚处于起步阶段,亟待培育与发展。截止2007年底,从事软件出口和外包的企业6家,年销售369万美元。
加强我市信息服务业基地建设的建议
      一、指导思想
      以市场为导向,以载体建设为抓手,以产业政策为支撑,主动接轨沪宁,主要是对接南京,接受产业辐射和转移,加强园区基础设施和公共平台建设,加快产业集聚,壮大产业规模,加强招商引资,扩大产业增量,以重点企业为龙头,以骨干产品群为基础,以嵌入式软件、软件出口和服务业外包为突破口,积极扶持特色产品,培育骨干产品集群,逐步形成软件产业规模化、集约化、特色化发展的格局。
      二、发展目标
      2008年实现软件销售收入30亿元,按照《镇江市信息化“十一五”规划》制定的目标,到2010年实现软件收入50亿元,鉴于国家、省、市对软件产业的扶持力度不断加大,经过努力,力争实现100亿元。
      三、抓好重点,规划产业布局
      软件产业发展重点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以大全集团、中电电气、南自通华等电力行业制造企业为核心,打造电力行业应用软件产业,力争能实现销售30亿元。
   (二)充分发挥江苏大学的主导专业—汽车专业的优势,以捷诚车载、润欣科技、恒驰科技等汽车应用软件研发企业为核心,以江苏大学省汽车工程重点实验室、江苏天相投资有限公司(全省唯一的汽车软件外包人才培训中心)为技术及人才支撑,打造汽车行业应用软件产业,力争实现销售20亿元。
    (三)依托我市船舶制造业的优势,以金舟软件、亿华系统集成、江苏现代造船等船舶软件研发企业为核心,借助江苏科技大学、江苏省船舶研究中心、江苏省数字造船中心等科研院所的技术优势,打造包括船舶设计、船舶生产过程管理、船舶控制、船舶后勤保障等在内的船舶行业应用软件产业,力争实现销售20亿元。
   (四)以恒宝股份、隆智半导体、环太集团为核心,打造IC设计、生产基地,力争实现销售20亿元。
    (五)以沃得机电、华晨华通、柳工机械、仅一包装等装备企业为核心,打造现代装备应用软件产业,力争实现销售5亿元。
    (六)以鱼跃集团、绿扬电子等企业为核心,打造数字化仪器仪表产业,力争实现销售5亿元。
    (七)招商引资,争取新增销售20亿元。
      四、打造基地,集聚发展
      软件产业是具有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而又低污染、低消耗的“两高双低”产业,是能够实现超常规、几何级、裂变式发展的朝阳产业。软件产业是以人为第一生产要素的高度智力密集型产业,对人才的依赖性很强,要充分利用我市高校及人才的集中优势,重点 规划、扶持现有的软件及软件外包产业园区:
    (一)依托镇江本地的高校资源,以镇江软件园为基础,以新区较大的产业投入为支撑,打造丁卯软件产业园,到2010年,总规模达12万平方米,入驻企业150家,软件企业销售和技术性收入达20亿元,其中软件外包销售达1亿美元。
京口、润州、丹徒各区规划的软件产业集群要向丁卯园区靠拢、集聚,以利于市本级软件产业形成规模效应。
   (二)依托南京软件产业的强大辐射力和仙林大学城的人才优势,打造宝华软件产业园。当前,宝华已经规划了1100亩土地的软件外包产业园区,产业园预计年销售200亿元。现已有一批知名企业落户该园区。①总投资40亿元,注册资金1亿美元,首期已经注册了2980万美元的江苏嘉信宝华软件开发有限公司(美国);②注册资金3580万美元的江苏吉律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加拿大);③注册资金1800万美元的江苏保利科技发展有限公司;④总投资8亿元、总注册1亿元、首期注册3000万元的江苏仙林人才创业科技有限公司等企业将陆续入驻园区;⑤全球知名的美国甲骨文等企业也有意向入驻。
      1、优势分析。宝华和南京一河之隔,可以说近在咫尺,距仙林大学城中心位置只有3.5公里,距500万标箱级的龙潭港不足5公里,沪宁铁路、沪宁高铁、312国道穿境而过,即将建设的城际轻轨在宝华也有站点,而且南京的地铁一直开通到宝华地界,现在宝华正在积极争取地铁线向宝华境内延伸,宝华镇政府已经主动开通了100米宽的仙林东路,和仙林大学城直接联通。目前,宝华的水、气都来自南京,通讯也实现了和南京的无缝对接,可以说宝华的人才、交通、通讯等正逐步融入南京。宝华山是国家森林公园,风景优美,尤其适合软件产业的发展。
      2、运作模式。鉴于南京强大的产业辐射功能以及南京高校向东转移的趋势,以及将来“省管县”措施的进一步推进,设想将丹徒的高资、句容的下蜀、宝华三镇合并,参照镇江新区东三镇(大港、姚桥、丁岗)的模式,将“西三镇”组成一个新版块,成立镇江市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建议以现有财税利益分享为基础,界定基数,外加每年园区的增长部分按比例同划出的市(区)分成。这样汇聚市、区的政策优势,既有利于市本级的产业转型、要素集聚、实力增强,又有利于辖市(区)资源配置优化、财力环境提升、就业空间拓展、人才优势发挥,必将吸引南京更多的产业转移,立足双赢,争取多赢。该设想曾和省信息产业厅进行沟通,得到了省厅的高度认同和支持。
    (三)各辖市
      丹阳以恒宝、鱼跃等企业为核心,形成产业集聚区。扬中主要以大全、中电、南自通华等企业为核心,打造电力行业应用软件生产基地;以环太等企业为核心,打造太阳能硅产业基地。
      五、产业政策与措施
     (一)认真贯彻落实国家、江苏省鼓励软件产业发展的优惠政策及《江苏省软件产业促进条例》。
    (二)加大政府投入与引导。市科技三项资金、服务业引导资金、信息化建设专项资金加大对软件产业的扶持力度,对园区软件企业获得国家、省专项资金支持的项目,按一定比例予以奖励和配套。市信息化建设专项资金扩大规模,每年至少800万,最好1000万,重点用于扶持软件产业发展。
    (三)加强载体建设。加大对园区基础实施、公共平台建设的投入,对入园企业在土地、房租、资金、税收、人才等各方面予以大力支持。重点发展丁卯镇江软件园和宝华软件外包产业园,对重点园区制定更加优惠的特殊政策。
    (四)支持软件产业的招商引资和招才引智。对引进重大软件项目和领军人物的予以奖励。鼓励和吸引国内外的软件人才到镇江创业,在工资待遇、住房、户口、出入境、子女就学就业等多方面予以支持和照顾。
    (五)加强人才培养。在现有高等院校中扩大软件专业招生规模,多层次培养软件人才;努力建设1个院士工作站、8个博士后工作站,培养10个领军团队、20个领军人才;建设软件学院、信息职业技术学院;鼓励和支持在校学生从事软件开发,降低创业门槛和成本;采取有效措施,加快硕士、博士、博士后等高级软件人才及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加强成人教育和职业技术教育中软件知识与技能的培养,积极支持企业、科研院所和社会力量开展各种软件技术培训,对经特殊软件技能培训合格后在镇江签订三年以上工作合同的,由政府承担部分培训费用。
    (六)打造软件外包公共平台。重点加强汽车、船舶应用技术平台,软件外包技术、交易、培训等公共平台建设。
      鼓励社会力量从事软件产业的认证、咨询、培训等中介服务。加强软件知识产权的宣传与保护,严厉打击软件侵权和盗版。企业或个人申报软件著作权所产生的费用由信息化建设专项资金予以承担。
    (七)鼓励软件企业对外的交流、合作,支持软件产品的出口和外包,出口或外包的软件产品增值税地方留成部分由财政补贴。
    (八)鼓励企业进行软件产品登记和软件企业认定,以及计算机系统集成、ISO9000系列、CMMI等资质认证,对取得有关证书的,市信息化建设专项资金视级别予以相应奖励。
    (九)镇江地方政府的计算机软件工程或项目,在同等条件下优先选择区域内软件企业的产品或服务,提供政府采购的支持。
    (十)定期举办软件技术交流和成果展示,每年开展“镇江市软件销售十强”、“镇江市软件纳税十强”和“镇江市优秀软件产品”、“镇江市软件领军人才”等评选活动,由市信息化建设专项资金对获奖单位和个人进行奖励。

(责任编辑:admin)

[ 打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