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是流动的财富,是流动的生产力,是区域竞争的焦点,人才资源是一个地区经济发展最直接的动力。努力建设一支规模庞大、素质优良、结构合理的人才大军,是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有力保证。而加强人才软环境建设是服务环境建设的重中之重,为彻底摸清我市人才软环境建设和人才家底现状,我们民盟丹阳总支特邀丹阳市组织部、人事局、科技局、劳动局、教育局、卫生局等分管领导召开座谈会,并赴上海、苏州等地走访调查,与我市流往这些地区的中高级人才及所在单位领导交流座谈,现将有关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 我市人才队伍现状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积极组织实施“科技兴市、人才强市”战略,有关部门也采取了一系列有效措施,在培养、引进、使用上制定了一系列激励政策,每年都招聘引进一大批大中专毕业生及实用性人才,为全市的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不断注入新的活力,人才软环境也逐步得到优化。但人才队伍远远不能满足我市各项事业发展的需求,呈现四多四少状况。在人才分布上:市级机关和事业单位较多,乡镇基层单位和企业严重偏少。2006年底丹阳工业企业抽样调查显示,工业企业所需各类人才在15000名左右,而我市工业企业高级工以上的专业技术人员仅有3695人,其中绝大多数年龄偏高,且集中在老国有企业如丹棉、丹化的传统岗位上。在人才结构上:党政管理、教育、卫生专业的较多,高新技术产业、支柱产业和重点产业的人才较少。在人才层次上:普通性较多,高学历和高层次的较少。06年,全市专业技术人才总数为71328人,具有高级职称(含已退休)的共2067人,仅占技术人才总数的2.89%;在每万人中拥有人才看:丹阳为812人,张家港为1092人,常熟为1120人,昆山为2930人,不管是总量还是均量上都明显底于东部地区,特别是具有高级职称的人才数量差距尤为明显。在人才流动上:招聘的大中专毕业生多,引进高科技、成熟性、懂金融、精管理的人才少;而流失的都是成熟性、实用性的人才。更值得一提的是:到目前为止我市引进流往海外的高、新、尖人才,俗称海归人才几乎是零。
二、人才软环境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1、运行机制不顺畅。我市相继出台了人才工作的有关政策,但有些好政策到了部门就没有得到很好的落实。人才地区所有、部门所有的界限没有被打破,人才自由流动的渠道不畅。人才评价体系尚未科学构建,人才队伍中有名无实、职称与能力不相符的滥竽充数泡沫化现象严重,影响真正人才作用的发挥。人才激励机制不够健全,普遍采用大平均、小差距的分配制度,高层次人才的劳动价值、贡献、效益与分配在有的部门很不成比例,严重制约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2、培养、使用制度不配套。经管我市政府高度重视并花了很大的气力建立有169、333、358工程等各类人才培养选拔制度,但有些部门往往各行其是、多头行政、多头选拨,全市未形成统一扎口管理的制度。每年受表彰的总是那些“名医”、“名师”、校长、院长及科主任,老面孔、老人头,钟情于锦上添花。而那些埋头苦干、破茧欲出的中青年人才却鲜有人文关怀和精神褒奖,激励功能显失。即使引进了单位所需的人才,也因人才环境恶劣而难以久留,成为人才流转的中转站。我市某事业单位曾引进4名稀缺性专业人才,但由于编制、职称等问题迟迟得不到解决,没过几年就走了3人。近三年,全市外流中级职称以上各类人才160人,还不包括未办理流动手续的自动流失人才。外流人才的负面广告效应很大程度上制约着我市的引才引智工作。
3、人文环境不相宜。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还没有真正被全社会所接受。对人才的投资明显不足,多元化的人才投资机制尚未形成。我市外流到上海、苏州的中高级专业技术人才反映:一些单位对人才重视还仅停留在口头上,使用上随意性较大,不能及时给真正学有所长的人才提供发挥才能的工作岗位和条件,常常导致“英雄无用武之地”。有些单位用人不公、管理简单、人际关系紧张,排斥压制人才,诚信度在下降。如某一规模企业的金融技术管理人员为该企业成功上市作出了巨大贡献,但由于在诚信、环境、人际及待遇方面出了问题,使该人员流向了一乡镇企业,一下为该企业引资近8000万,使某企业得到迅猛发展。但因诚诺失信,终究在丹阳工作近七年的优秀人才被杭州某企业以几倍的年薪聘走。还有些部门系统人员通过自身努力获得职称,往往要一年以后单位才会正式聘用。一些单位的学科带头人在出国培训、外地进行学术交流等活动中受到排挤和漠视。但据了解、我市也有用人成功的案例:如恒宝集团在项目开发上,由于土地非常趋紧被困扰,但钱云宝总裁充分发挥身边人才优势,放职放权,让他们精心设计、科学规划,在没有征用一寸土地的情况下使一个数千万的项目如期开工投产,第二年产值翻了一番。目前,我市除部分上市公司及规模企业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外,大多数企业仍处于家族式管理和个人管理模式,惜才意识淡漠,认识不足,导致本土或外来优秀人才难以重用或进入重要岗位。在许多机关事业单位同样也存在这种现象。同时,由于我市缺少大型的图书馆、科技馆、体育馆等文化基础设施,人居环境质量相对落后,难以满足高层次人才学习、交流、休闲的需求。
以上这些问题及措施如得不到解决和落实,一些单位在人才使用上出现“用不好”、“留不住”、“进不来”和“不进来”的现象将成为长期制约我市人才软环境建设的瓶颈。
三、加强人才软环境建设的几点建议:
要实现我市经济超常规跨越式发展,就必须科学高效地开发利用好人才资源,在人才软环境建设方面实现新的突破。
1、进一步优化管理环境。根据我市经济社会发展要求,建议成立“丹阳市人才使用管理中心”,按照机关、事业、企业单位人才管理的不同特点,建立和完善分门别类的人才管理体系,认真梳理现有各类人才激励政策,使人才培养、吸引、使用、评价、激励真正体现各类人才的不同特点,彻底改变目前我市人才多头行政、多头管理的弊端。要采取有力措施,促进人才在城乡、区域、产业、行业和不同所有制之间的合理分布,努力构建一个充满生机与活力、有利于各类人才成长、能够促进人才有序流动、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配套的人才管理新体制。要大力推进人才资源整体开发,抓紧培养一批与我市重点产业相关的中高级人才队伍;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为应用人才实现本地化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梯队。要把人才队伍建设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纳入各级领导目标考核责任状。
2、进一步优化制度环境。制定灵活的引才引智政策制度,健全科学、开放的人才吸引机制,实施“构筑人才资源高地”战略,实行人才“柔性流动”政策,开启吸引各类人才来丹创业的“绿色通道”,吸引一大批高学历、高潜力的高新技术人才。对取得大学本科以上学历以及我市经济发展急需、符合我市产业发展方向的人才,要积极引进和吸纳。尤其要围绕我市产业结构调整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大力引进以木业加工、五金工具、丝绸家纺、皮革制品、汽车零部件等特色产业为主体的高层次技术创新人才。特别要努力实现海派人才引进零的突破。要象招商引资那样花实招来招聘海派人才,因为引进一个成熟的海派人才对推动我市的经济发展更具十分重要的意义。在人才培养使用上要看主流、看潜能,尤其是对于那些有一定专业技术、成长态势良好、日后能独领风骚的“准人才”,要进一步做好孵化和催化工作,多做雪中送炭的事,精神上鼓励、政治上激励、经费上保证。对于真正优秀的人才,要敢于破格重用,压担子。
3、进一步优化人文环境。要充分发挥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等各种媒介的作用,大力宣传科技和知识分子在社会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和巨大作用,努力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社会风尚。与此同时,要大幅度提高各类人才的经济待遇,缩小与周边兄弟县市的收入差距,使人才待遇与丹阳在省内的经济地位相适应。积极推行事业单位人事制度和分配制度改革,鼓励用人单位在薪酬方面向业务骨干、高级人才倾斜,进一步拉大收入差距,逐步实现一流人才、一流待遇,对有突出贡献的科技人员和高级人才实行重奖。
加快建立海归人才服务机构和集聚区。可借鉴南通市建设集住宿、运动、休闲、娱乐于一体的“科技人才社区”经验,我们积极建议建设“丹阳市人才公寓”和海归人才“集聚区”,采用租赁、销售等方式,面向各行业人才和企业优惠出让,筑巢引凤,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来丹阳落户。对于引进的人才,要在政治上关心、生活上照顾,切实帮助解决科研经费、住房、家属就业、子女入学等方面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同时一定要培养好、使用好现有的、身边的人才,正如李书记所说:“借用外来的、用好已有的,使他们迅速本土化”。
我们各级部门、单位的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一定要有爱才之心、容才之量、护才之胆,倾听意见,及时了解他们的思想动态、愿望和要求,满腔热忱地为他们解决好工作和生活中的问题,做到知人、知面、知心、知情。抓好住房、医疗、各项待遇落实等问题,为他们多做实事,当好“后勤部长”。
人才兴则城市兴 ,让我们全市上下共同奏响吸引、留住、用好人才的主旋律,共同营造宽松、和谐、优良的人才软环境,让各类人才在丹阳这块古老、美丽的土地上扎根,人尽其才,才尽其用,为把丹阳打造成现代化苏南强市而共同努力。
(责任编辑:admin) |